陪媽媽去看反映她那個年代的電影《芳華》卻意外讓我自己淚流滿面,飾演穗子的女演員很漂亮,可牽動我情緒的一直是何小萍。
影片快到最后,那最后的一場匯報演出沂蒙頌的音樂想起來,精神失常的她終于有了反應,網上帖子都請一色的詮釋那是文工團的音樂讓她隨之起舞,不是這樣的,而是那首沂蒙頌就是劉峰做她陪練的舞蹈。大家聽那首練舞的曲子,群舞中的隊形,一男一女搭檔所做的動作,我坐在家中回想起來不就是那段舞蹈嗎。劉峰對她的溫暖,劉峰陪她練得這段《沂蒙頌》讓分不清人的連母親也無法喚醒的何小萍有了反應,不是音樂本身,不是舞蹈本身,而是劉峰,那個年代那種醫療條件,精神失常那種情況等于命運對那個女孩判了無期徒刑,所幸她對周圍一直留有牽掛,這份生命里永不磨滅的亮色讓她走出來。編劇和導演把人生講的太殘酷,既然有那么多的委屈和不公,為什么不把人干脆壓垮,還擠牙縫版給人丁點慰藉,想到這里我明白劉峰為什么想到死,想要自己死后成為英雄的消息告知林丁丁。
我知道電影版剪掉了小萍戰場上找到劉峰的片段,我覺得不該剪,這削弱了他和小萍之間的羈絆,更深層的是他那個時候就像精神失常的何小萍,深處對人性黑暗的包圍,在新集體可能他獲得了尊重,但他原來的圈子他是被黑暗包裹的,對林丁丁的暗戀還不足以照到心靈深處改變想死的他,一定是從死人堆里找出的他的何小萍給了他活下去的機會。
小萍和劉峰最后依偎在一起表面上青春不再,但骨子里淡定知足芳華永駐。很遺憾影片最后只用旁白表述他人芳華流逝,我想更確切的是物質生活很豐富,可是心中所想所念再不是當初了,極有可能就是哪怕上天賜予一副二十歲的身體,卻再也青春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