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聽說這個名詞要在N年前,接近十年,聽別人說一個女同事英語很好,參加內部托業考試取得驕人成績,很牛云云,艷羨不已。后來也感覺到此同事工作崗位也多和英語交流溝通相關,看來一技之長還是能保住飯碗,甚至讓人尊敬等等。
今年2月份,自己重新安裝了扇貝軟件,與一群同事朋友一起學習英語,目的很單純:1-孩子以后也要學習英語我自己得努力,2-跟外國人確實沒法交流太丟人,3-我也想跟其他同事一樣帶著老婆孩子去國外玩。最早自己甚至不知道扇貝要打卡,竟然將其刪除了,因此也留下一段空檔期。每天學習英語,竟然漸漸養成了習慣和興趣,于是在6月底一次心血來潮就心一橫花了600多塊錢報名托業考試。
托業即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中文譯為國際交流英語考試,是針對在國際工作環境中使用英語交流的人們而指定的英語能力測評考試,由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設計。我根本不是什么chinglish的地步,完全就是啞巴英語,聽不懂說不出來,就是偶爾讀幾篇文章還混淆單詞意思。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自己甚至還與vipabc試聽過,苦于囊腫羞澀,我也找到屬于自己的低效低廉的學習方法。我沒有其他辦法,就是每天都學。我想:再好的學習方法,再好的平臺,不喜歡不堅持肯定是不行的。我先愛上它再說!
光不花錢,每天想學就學,不學拉倒的方式其實對于養成習慣是有害的。知識是有價的,在英語學習上,同樣需要投入。這也是我讓自己養成習慣的一個方法,開始在扇貝我沒有幾個貝殼,好多知識學習都無法開展,我就自己充值買課程學習,只要我堅持下來就會有貝殼獎勵。也讓我不斷地挑戰新的高度。下面是我在扇貝上的成果斬獲,我不聰明也沒有財政基礎,只有靠自己勤奮讓自己進步,這樣才能讓自己心安。
再來談托業,報名歸報名,我沒有錢也沒有時間去上輔導。我相信大道至簡,學習有方法也沒有捷徑,再好的道理都不如躬身前行,我依舊選擇每天都去聽都去讀,乃至考試當天早晨我也要把我的任務完成。好久沒有考試,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像上了刑具,接近兩個半小時考試時間,開始覺得很漫長,后來覺得不夠用,一點經驗沒有后面十幾道閱讀題都沒有時間做完,越慌越亂,一定要鎮定。另外,從聽力開始一定要心靜,聽完了就立即處理,沒聽清楚就立即放下,萬不可糾結。這也是托業對實時英語的一種考驗吧,我覺得這是它的獨到之處。如果給足了時間,我們都可以考滿分,但就是這樣一種考試形式,這才是綜合實力,個人比較認同。
聽力和閱讀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都差成這樣,可想而知口語和寫作會是如何不堪。好結果爛開始,615分比自己預期的600分還高了點呢,心里對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Day Day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