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的人情世故里,藏著個個奇特的現象:一些你都不著急的事情,總會有人替你操心,比如談戀愛!
? ? 死黨們大多都已走進婚姻殿堂,對于我這個還游離于圍城之外的看客很是不滿。產生的不良后果是,每月一次的朋友聚會變成了有預謀的相親。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這樣無線擴展。每次總能遇見新面孔,陽光開朗的,溫潤儒雅的,成熟滄桑的……
? 朋友介紹,握手,微笑,不痛不癢的問答。一切流程都爛熟于心之后我還是沒有遇到自己的王子。
? ?閨蜜依依終于暴走,問我到底想要找個什么樣的男朋友。對于至今還未談戀愛的大齡女青年,這個問題都能把耳朵磨出繭子了。對于大多數人,我會直接告訴他們沒有遇到喜歡的人。簡單粗暴的隔絕他們想要窺視的欲望。但對于這個總能一眼看穿我花花腸子的發小,這樣的答案顯然是不能蒙混過關的。
? 最終,我告訴她, 我想找個能陪我吃飯的人。
? ?她的反應比預料中激烈。“我還以為你非王思聰不嫁呢,原來也不過這么個要求,如此簡單的事也值得你獨守空閨這么多年。”
? ?可這個要求真的簡單么?我一點也不覺得,所以我至今沒有男朋友。
? 我特別喜歡吳蘇媚的那句話:如果兩個人能在一起吃飯,已經很合拍了,稍微不合拍,吃飯都是個負擔,我寧愿自己一個人吃。
? 吃是人的本能,最基本的是能果腹。之后便各有看法,最多的爭辯是僅滿足口舌之欲或是在哪里吃,和誰吃。一種是物質享受,一種是精神追求,各有千秋。
? ? 吃東西和睡覺是我平生兩大愛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里也大多是志趣相投的吃貨,但有時免不了會和其他人一起吃飯,多數時候,這種經歷一點也不愉快,所以更深刻的體會到能隨心隨性吃飯是莫大的幸福。
?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與合拍的人在一起,就算粗茶淡飯也能吃得酣暢淋漓,可與有些人在一起,給你鮑魚燕窩也食不知味。記得一次同鄉聚會,旁邊坐了個自命不凡的人,從上餐桌開始就夸耀自己多么有錢,吃過多少昂貴的菜,認識多少名廚。把點好的一桌菜貶的一文不值,本來熱鬧的氛圍瞬間變得尷尬。此后,凡是有他的聚會,不管餐館多出名,菜如何美味,我一律拒絕。我寧愿自己在家下面條。
? ?蔡瀾先生說過,從吃看人比其他時候都準。一個人對吃的態度承載了他對其他事物的理解和欲望。
? ?一個人在飯桌上的言行,能在很大程度反應出他為人處世的態度。把喜歡的菜都挪自己面前的人不會有多無私,吐一桌子骨頭的人不會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你也別指望一個對服務員呼來喝去,指手畫腳的人會多有修養。
? ?與一般人相處尚是如此,何況與可能陪伴你后半生的人。假如你能與一個人在一張桌子上開心吃飯,別的不談,至少你們三觀不會差太遠。
? ? 英語里有個單詞compaino,來自拉丁語,原始意思是,分享面包的人。可見,所謂伴侶,就是坐在一起和你分享面包的那個人。
?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的最多的就是吃飯了。一天之內,如果你們能一起吃的不超過一餐,那我不認為這樣的感情有多好。在各自的工作上已經花費了很多時間,一起吃飯,聊聊彼此的想法興趣是一種放松,也可以增進了解,關系會變得融洽。那些忙得沒空回家吃飯的人,大多都上演了家庭的悲劇。
? ?從小,不管多忙,全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飯,所有人都上桌才能動筷子,熱熱鬧鬧的,三菜一湯都能吃出滿漢全席的感覺。所以,我對一起吃飯有著莫名的執著。 別人大多以詩會友,以文會友,而我以吃會友。
? ?如果哪天我談戀愛了,那一定是我遇到了會陪我吃飯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