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怎么辦?

【靜靜說】孩子撒謊,批評,職責,拆穿孩子的謊言,并不會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幫助孩子下次把謊言編的更加周全。

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孩子的謊言背后的恐懼和不安。不管孩子是出于什么方式,什么原因撒謊,我們家長除了批評教育,拆穿,不妨可以用正面的方式,用有幫助的方式教會他,如何面對自己犯的錯誤,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此,孩子學會的是如何誠實,如何解決問題,親子關系也愈加親密。

? ? ? ? ? ? ? ? ? ? ? ? ? ? ? ? ? --01

我小時候,是個很會說謊的孩子,

特別是關于有沒有看電視的問題。

爸爸媽媽下班做的第一件事,

通常就是問我“有沒有偷看電視?”

“沒有啊”,我的第一反應都是否認。

“說謊!”爸爸說著,摸摸電視機,“電視還熱著呢!”

于是下一次,我便知道要提前關電視,讓電視降溫,或者在看電視時,用電風扇對著電視猛吹。

“有沒有偷看電視?”

“沒有啊!”

“說謊!屏幕還有靜電呢!”

于是,我知道關電視之后要用抹布擦一遍屏幕。

“有沒有偷看電視?”

“沒有啊!”

“說謊!我關電視時明明是體育頻道!”

于是,我記得關電視前撥回原來的頻道,甚至考慮得更深一層,將音量恢復原樣,遙控器放回原來的位置,擺成原來的角度。

謊言被拆穿三次之后,

爸媽再也沒抓到我偷看電視的證據。

可我有停止偷看電視嗎?

并沒有。

爸爸拆穿我的唯一結果,

是我越來越會說謊了,

我學會了在說謊前,

將所有可能被拆穿的可能性都考慮周全。

也許我之后說謊很少再被父母“抓包”,

但我也失去了讓父母發現問題的機會,

也失去了他們幫助我改正的可能。

? ? ? ? ? ? ? ? ? ? ? ? ? ? ? ? ? ?--02

我自己是《哈利波特》系列的“鐵粉”,

于是也買了一套送給豆豆,

希望他也能像我一樣沉迷在魔法世界,

只是我很少看到他翻看。

有一天,孩子突然跟我說:

“媽媽,我哈利波特都看到第二本了。”

“第二本?是密室那一本嗎?”

“是啊,哈利波特打那個大蛇,

還有伏地魔,還有他那個朋友,叫羅恩的。”

看到孩子一臉“求表揚”的樣子,

以及他為了向我證明而舉出的這些細節,

我的直覺告訴我,孩子在說謊。

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拆穿他,

我想問他更多書中細節,

讓他回答不上來,讓他的謊言不攻自破。

可是當下我卻遲疑了,事后回想起來,

也許是我不想看到孩子因為無法回答而“窘迫”樣子,

也許是我不想看到自己面對孩子的“窘迫”,

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樣子。

我是孩子的母親,不是他的審訊官,

將孩子逼到“窘迫”的境地,

實在不是一件值得“得意”的事情。

于是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是嗎?書好看嗎?”

孩子回答:“好看。”

我說:“你喜歡就好。書買來就是給你看的,你要是不喜歡也沒關系,媽媽以后給你買你喜歡看的書。”

孩子沉默了幾分鐘,然后不好意思的沖我笑:“媽媽,我剛才騙你的,我沒看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給我們放電影了,我看了電影才知道的。”

“那你騙我干嘛呀?”我依然笑著。

孩子也嘿嘿一笑,去做自己的事去了。

我知道,

他騙我是為了讓我表揚他,

也是為了讓我高興,

有些事,不必明說,我和孩子心照不宣。

我曾經弄丟過爸爸給我新買的玩具球,

手掌大的球,扔在地上會發光,

我不顧爸媽的反對,將球帶去了學校,

然后球就不見了。

回到家,爸爸問我球呢,

我不敢直說弄丟了,只說放在學校。

爸爸說:“那你去學校拿回來吧。”

“我不去。”

“是不是丟了?”

“沒丟!”

“那你去拿回來吧,就幾步路。”

“拿回來干嘛,我明天還玩呢!”

“球是不是丟了?你說實話,我不罵你。”

“我都說沒丟了!爸你別問了!”

如此對話幾次反復,

我站在院子里,面對爸爸的質問,

只有一個詞能形容,就是“窘迫”。

我一面害怕因為自己的丟三落四被批評,

一面害怕如果承認球丟了,

就是間接承認了自己之前一直在說謊,

所以我只能強硬的堅持自己的謊言。

“沒丟就沒丟吧,你去寫作業吧。”爸爸終于松了口。

我如釋重負。

目睹了全過程的媽媽很不滿意爸爸的態度,

認為他沒有堅持拆穿我,

會讓我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但我因為爸爸的這一次“寬容”和“放過”,

對他無比感謝,我知道爸爸知道我在說謊,

爸爸也許也看穿了我鎮定面具下的心虛,

但我們父女,彼此心照不宣。

? ? ? ? ? ? ? ? ? ? ? ? ? ? ? ? ? ? ? --03

這世界上,有從不說謊的人嗎?

我認為沒有。

有研究表明,

兩歲幼兒中2%的比例會說謊,

四歲孩子中說謊的比例高達90%,

年紀越大,說謊的比例越高,

到12歲,幾乎每個兒童都會說謊。

但當孩子到16歲,

說謊的比例就會下降至70%,

孩子開始學習運用成人世界“善意的謊言”,

以避免傷害別人的感受。

并且可以肯定的是,

小時候會撒謊的孩子,

長大后未必就會作弊或詐騙。

說謊,

不過是孩子成長中必經的一個過程。

并且還有研究表明,

越聰明的孩子越會說謊,

這代表孩子擁有同時操控多項大腦處理訊息的過程,

所以才能編造出可信度更高的謊言。

因此面對孩子的謊言,我們大可不必焦慮,

甚至將孩子的謊言,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給孩子貼上“小騙子”的標簽。

“謊言”,其實是孩子的一項必備技能。

網上很火的英國小學生守則,我一向要豆豆牢記。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壞人可以騙。

尤其是最后兩條

——“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和“壞人可以騙”,

實在比我們經常教孩子“不要說謊”要高明的多。

相比簡單的“不要說謊”四個字,

我們需要做的,

是給孩子講明誠實的重要性和撒謊帶來的壞處,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

自然會培養“能說謊”的技能,

也會慢慢改掉愛說謊的毛病。

同時,我們也需要意識到,

孩子說謊,一定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也許是因為做錯事,怕父母責備?

也許是為了討好父母老師,以求得表揚?

也許是為了偷懶不想上學,所以裝病?

也許是孩子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說謊,

只是我們誤會了,認為他在說謊。

不管哪一種原因,

拆穿孩子的謊言都不是最終目的,

我們的目的是與孩子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

讓孩子愿意跟我們“說實話”、“說心里話”。

所以面對孩子的謊言,我們需要做的,是以下幾點:

1~

以身作則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

——不要用“謊言”教育孩子“不要說謊”。

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

比對著孩子說一百遍“不要說謊”都更有效。

經常失信于孩子的父母,

如何要求孩子對自己誠實?

如果因為客觀原因,

導致確實無法兌現對孩子的“諾言”,

也一定要向孩子說明原因,

求得孩子的原諒,并對孩子做出一定補償。

2~

不貼標簽

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是“說謊精”,

而是父母貼標簽的行為把孩子變成了“說謊精”。

同樣“貼標簽”的行為還有: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愛撒謊!”

“你這么小就學會騙家長,將來得變成什么樣!”

“你連爸媽都騙,還有你不騙的人嗎?”

久而久之,

被貼上“小騙子”標簽的孩子,

很容易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認為“反正你們都認為我愛騙人,

我說實話你們也不相信!”

到那時再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可就很難了。

3~

寬容傾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孩子愛說謊,絕大部分原因,

都是怕受到責罵。

寬容的父母,更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

在發現孩子做錯事時,

不要上來就指責、埋怨,甚至叱罵,

試試心平氣和地傾聽孩子心里真實的想法,

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然,孩子就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也有很大可能會再犯,

我們要接受這樣的結果,

告訴自己所有孩子都是這樣的

——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時刻面對自己的“失敗”,

并不厭其煩的重頭再來的過程。

4~

接受缺憾

很多時候,

孩子說謊,也是因為太愛我們,

怕自己的錯誤和失敗,會讓父母失望,

所以寧愿選擇用“謊言”去掩蓋。

我們經常忙著教育孩子去“成功”,去“爭第一”,

卻忘了告訴孩子“失敗”也沒有什么不可以,

“倒數第一”也沒有什么值得丟人的。

我們只要努力了,

就算結果不完美也沒關系;

這次沒有努力,

下一次我們繼續努力就好了。

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么,

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不會少半分。

我們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孩子,

我們只需要你,就夠了。

面對孩子的謊言,我們能做的有很多,

而“拆穿”或者“不拆穿”,

是最不重要的一個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文:豆豆的小后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用了就有用,沒用就沒用,今天把晨讀內容落地了,早晨聽完晨讀立刻馬上行動起來,還是貓叔那句話,做,...
    石話石說簡書閱讀 164評論 0 0
  • 心情莫名的不好了,工作我曾經付出了多少心血,最后成了一個可笑的炮灰。---辛勞是自己的,成績是領導的;自己成了原地...
    皎在云間閱讀 194評論 0 0
  • 說下自己的故事:90年出生的某農村的孩子,讀初中那會,估計是被電視劇里的情節洗了一遍,所以當時沒怎么好好讀書,...
    香蕉說事閱讀 259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