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話婆子
聲明:文章內容為“亦為青少年教育” 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合作請與“亦為青少年教育” 微信公眾號聯系:see_do_get
?
大清早,朋友發了一條微信,說看到我昨天寫了篇雞湯類的“高考,如下僅是你花樣年華時的一次經歷”,今天給我一條“勵志”類的線索讓我碼字。他甩的“干貨”如下:
高考了, 提前祝高考的考生們考試順利。四年后你們會明白,你們今天的所有努力,并沒有什么鳥用。改變你們命運的不是知識文化,主要是爹媽、關系、長相、膽量、酒量,還有你們村是不是要拆。
高考只是決定你誘惑在哪個城市大游戲,不過還是要好好考的,畢竟大城市網絡快。
我回他不要把我天朝的未來們給污了。朋友立馬轉了他同事就在今天真實遭遇給我:
同事6月8日山東煙臺早間見聞: 一高考生父母帶著自家公子在酒店吃早飯,看得出爸媽為了孩子能考好不惜住五星酒店。酒店也很貼心,特意準備好單獨的桌子為孩子服務。大家都拿著餐盤依次排隊取各自喜歡的食物。可是這個孩子突然間插到我的面前,然后惡狠狠對我說:“我要高考,你要讓我!”
我心里那個氣呀! 后來一想,算了……
大家都在等煎蛋,我還特意和廚師說:先給考生。結果廚師錯把我點的單面煎蛋給了考生。考生突然間勃然大怒,說了句:“要不然你只能當廚師,沒記性么?我要的是雙面煎!”順勢就把盤子摔到了廚師的身上,還揚言:“我考不好,都是你的錯!”媽媽爸爸也過來了,也急了!各種吵鬧!
哥們兒我端著那孩子的雙面煎來到他的聲旁,我和那孩子說:祝你考試成功!把煎蛋給他,那孩子連句謝謝都沒有!哥們兒我沒忍住,和他的父母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您們沒及格! 然后,華麗轉身……
這就是中國的教育和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連德行都沒有,要知識干什么!但愿高考把他給滅了,考不上滾出去混。如果考上了如果今后還當了公務員,又他媽的是一禍害。
結果,朋友這一大早的爆料,引發公司同事們的一直吐槽,開始批自己遇到的招人討厭的孩子:
三三兩兩在餐廳旁若無人地嬉戲追逐打鬧;來家里做客的小孩,隨意亂翻家里柜子抽屜的;公共場合,扯起嗓門尖叫的;走到哪里把哪里搞得一片狼藉的;滿嘴臟話,動不動就大人的;嬉皮笑臉不聽招呼的;……
就一周前,我也見識了一位“小姑奶奶”。5月31日,兒子就讀的小學舉行全校6.1兒童節親子趴。學校發的邀請函注明:本次活動受邀對象僅限在校就讀孩子和孩子的爸爸媽媽,同時建議當晚大人和孩子的著裝最好為禮服。
鑒于是第一次出席如此隆重的活動,我還頗費了心思搭配一家三口的服裝。到場后,將周圍穿短袖T恤、短褲、運動鞋的大有人在,暗自慶幸一家人穿著介于正裝和禮服之間,沒有禮服的尷尬突兀也避免了休閑服的隨意失禮。
當晚活動中,有個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的“非洲鼓”項目。按照宣布的規則,自愿參加的家庭須排隊進入布置成圓環狀的場地,有序入座。
每個座位有組織者預留的不同樂器,參與的家長和小朋友依次入座并不得隨意更換樂器。主持人用十分鐘反復強調了入場規格,得到參與者統一回應明白并遵守后,開始放行入場。
待我們一家三口準備落座時,走在我先生后面的一位二年級的女孩子突地用手推我先生,一邊推一邊說:我要坐這個位置。也許事發突然,我先生當即楞在原地。
我不解地問那位小姑娘:“為什么呀?”穿著公主蓬蓬裙的小姑娘用手指坐我先生選定的座位,強硬地不間斷地回答:我就要!我就要!我就要!
趁我先生還在發愣之際,女孩兒快速地抓起她相中放在這把椅子上的樂器,一屁股穩穩地坐在椅子上。
雖然兒子不愿爸爸離開,我先生還是禮貌的退讓出局。看著這女孩兒理所應當的模樣,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叔叔,我可不可以……”更不要說一句:“謝謝了。”
我心里的火噌地起來了。我盯住這小姑娘追問:小姑娘,你憑什么呀?你沒聽清楚規則嗎? 女孩兒擺弄她手中的樂器趾高氣揚的說::“我就要坐這里!我就要坐這里!我就要坐這里!”
女孩兒他爹就在她身后,此時已緊挨他閨女坐下。我著實佩服這位架副眼鏡模樣斯斯文文的男士,從頭至尾臉上沒露出一絲的歉疚,坦坦蕩蕩妥妥帖帖的樣子。
我盯住這對如無其事的父女,心里罵了一句:就Y這德行,去他媽的素質教育!
因為工作關系,我接觸不少孩子的家長,說起教育好多都一套一套的。他們痛批目前中國的教育不注重孩子素質的培養,一味地應試模式扼殺了他家孩子的靈性和創造力。
看看周圍這些目中無人的 “王子”“公主”,作為家長的你不檢討自己是如何將他們養成了這副歪脖子德行,還頭頭是道數落中國教育的弊端,你到底在羞辱誰呢?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家娃身上的毛病就是你身上的毛病。
編輯: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