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事很容易產生倦怠,新鮮勁一過,能成為習慣好好堅持下去的例子并不多。在社會里,有個說法,能在一件事上專注執行一萬個小時以上的,基本都可以列入專家了,當然這個專家,并不是說只是埋頭苦干便可有作為的。
許多人總是一開始便誤會了專注這件事,以為就是代表盲目執行,其實當你真的投入專注在一件事上面,是自然而然地會產生感情,并且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不由自主地尋求不同方位的手段。
比如愛情,有些人愛上了先觀望,有些人愛上了馬上表白,有些了愛上了只選擇默默付出,無論是哪種情況,這種腎上腺的激發會讓你擁有格外的動力,然而化學產生的效果總是有限的,短促的,用任何外力都無法呈現持久的藥性,與人的生理結構自動產生抗藥性是同一個道理。一種沒有改變力的專注并不能讓你收獲更多,因此同樣專注于一萬個小時的付出,每人得到的成績卻不盡相同。
最近書法群集體出現了倦怠,雖然堅持了差不多一年,可還是不可避免的從春節前便開始蔓延了這種情緒,普遍認同只是一種愛好而已,能飛上了天嗎?不行。所以過年回家大于書法練習,自由旅行大于書法練習,生活家庭大于書法練習,各種各樣的理由,把本來簡單堅持的每日一寫排到所有事情的后面,更甚的是,組織者雖然看到這種無力,卻只能想到通過收費去約束倦怠了。
我是不同意通過收費去約束所謂的自覺性的,如今許多團體都打著這個名目去進行收費,說什么只要堅持xx小時就可以怎么怎么樣,要維護團體就要收費等等,擺明是賺這種不能堅持下去的違約金,人來人往,潮起潮落,組織者錢包收獲了滿滿的愛,怪誰?怪你自己咯。時效過去了,錢付了,自覺性呢?還是倦怠了!
我們的書法練習群,源于當初一群自發性愛好寫字的朋友,并不是源于一班花錢買消費觀念的人,如今確實與當初共同學習和互相幫助的意愿相差太遠了。大家亂請假,并且部分人員根本不參與交流,也再不是堅持每天一寫的狀態,進展之所以緩慢,與無規則下產生的倦怠心理有莫大的關系。
當初約定了每個月不能請假超過三次,經過多個月下來應該有默契的人們卻沒有堅持這種方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約定俗成是每個團體存在的首備,缺乏執行力的團體只不過是一堆散兵游勇,團體的作用便廢了。
無法可依,每月選擇的組長的功能也就作用不大了,除了統計字數這些無用的工作,根本是無法約束隨意請假的行為,這天說忙,后天說累,再下來連沒心情寫都可以成為借口,出差、旅行是常事,家里繁瑣也是必然,于是愛好和堅持再無法成為一對合拍的伙伴。
本來自發的組織,大家的初衷不過是互相學習,通過每天的練習來提高自己的基礎,能通過群里老師偶爾的點評便寫得一手好字的事我是覺得不可能的,老師的點播只是為了少走彎路和作出正確示范。其實如果能靜下來看書,相關的知識從網文,視頻和書籍都可以得到。學習過程中每天的堅持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大家也應該積極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師。
對于目前出現這種狀態,我的整改建議如下:若堅持,便留下一同努力,若無法堅持,有兩種處理方案,第一種,請假超過二次,當月由組長清退。第二種,請假超過二次,當月按約定繳費金額交納當月的違約費(金額一百至二百之間)。組長收集這些費用,每三個月(或半年)可以由熟悉紙、筆等用具的朋友去購置書寫用品,獎勵堅持下去的伙伴。也可以組織每年的聚會設置最佳進步獎品(在有指導老師的基礎下可以設這個獎)。若不交約定違約金當月請退。
每個月固定人數,組長則每人輪流負責,可以堅持這個人數,離退的人員若要回來必須等誰支持不住有空缺了才可以重新加入。每個月由當月組長負責踢人、收費和邀請新伙伴加入。至于功課內容還是以三十字為前提,有時間有心情自然會寫個不停,沒時間的就保證完成必要的基礎練習。每個人的進度本來就無法統一,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因為多寫五十和少寫二十的結果自然是直接影響進度。如果自己都不把握,老師好的能上天也沒用。但是現實生活哦,確實有很多情非得已,所以團體約定也只是完成基本要求,多余的努力只能看每個人對于自己的期待目標以及具體的時間安排了。
對于堅持這件事,任何借口都是多余的,家人病了,自己病了,加班,出差等等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想法,既然有不能堅持的理由就暫時放棄好了。人生最難的不是堅持,而是適當時候如何讓自己斷舍離。
自從我加入了書法群,偶爾曬曬練習,居然也調動了很多朋友的積極性,大家都來詢問這個群是怎么運行的,去否可以加入等等,我想建議大家不妨參考我上面的建議,拉上一些有共同興趣的朋友自發建立學習群,只要有了嚴格的執行依據,確立了大家的凝聚點,進步是必然會有,至于成績,還是那句話,我們都要接受一個事實,你付出的程度和難度,最終決定你的成績,這決不是付費就可以實現的。
再治鼠的貓,都會倦怠,特別是飽了的時候,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寫字,到底是向誰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