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領導力成了一門顯學,大家都在研究如何做一個好的領導。領導學,被分為各個派別,其實中國古人早就對領導力有深入的研究。《呂氏春秋》在《審分》篇中,就揭示了做領導的頂級秘密,做好這七點,就能成就領導的最佳境界:
1、問而不詔
詢問別人意見,不自己做指示。可以說,這是做領導的第一重要的智慧。遇見問題,不要提自己的意見,鼓勵大家發表意見,集合大家的智慧,然后,選擇你認可的方案。這樣發揮了大家的積極性,自己也不會因為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尷尬失去威信。方案出現問題,按規定追究方案提出人就行了。
2、知而不為
很多從基層被提拔上來的領導,或是不懂得如何做領導的人,都喜歡親力親為。覺得自己做才有安全感,才能夠做好。其實做領導重要的是,知道了也不會親自去做。要放手讓手下人去做,鼓勵他們進步,諸葛亮就是事無巨細的都指示,其中影響了人才的培養不說,自己也累的要死。
3、和而不矜
做領導重要的不是自己多牛,而是能不能團結大多數。很多人坐上領導位置了就開始驕狂,誰都不如自己,誰都看不上,這樣的人,讓別人不舒服,離心離德,做領導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團結大多數,依仗大多數,使用大多數。做領導目的不是自己強,而是團結大家使組織強。
4、成而不處
成功了,不要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為什么這樣,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就是自己要虛心,不能自滿,功勞都是暫時的,另外一個就是要把功勞分出去,重視真正有貢獻的下屬,這樣大家才會受到鼓勵,再接再厲的繼續做貢獻,把功勞都說成自己的,也就沒人繼續追隨了。
5、因形而任
《呂氏春秋》是原話是這么說的“止者不行,行者不止,因形而任之。”停止的不要讓他動,動的不要讓他停。這其實就是,要用人的時候,發揮他的本性,能力。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這就是領導的用人。聯想柳傳志也說過類似意思,“是猴子給他樹爬,是老虎就給座山守。”
6、清凈以公
“不制于物,無肯為使,清凈以功公”。不為外物制約,不為外部役使,內心不亂,追求公正。做領導的重要的就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公正,不受內外的影響和干擾,一個公正的領導,大家才有穩定性,才覺得有安全感,一個管理不公平的領導,組織會逐步混亂,很難有長久。
7、神通六合
做領導的要有開放的思維和知識結構。很多人坐上領導位置了,或是老板位置了,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就容易剛愎自用,聽不進內外的信息言論,從而封閉了自己。其實無論什么時候,領導都要開放的心態,全方位的吸收信息。這樣才能夠看的全,看的遠。
做領導的最高境界便是“德耀乎海外,意觀乎無窮,譽流乎無止。”意思就是,“品德照耀到四海之外,思想永遠不衰,美名流傳不止。”不過說起來簡單,真的做成上述的七個方面真的是太難了。馬云, 王健林他們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