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個文化共同體所承認的心靈內容,就是集體意識;被一個文化共同體嚴重排斥的心靈內容,就是集體無意識。
昨天讀到一則故事,一個廣為流傳的寓言故事“ 濕猴實驗 ”:5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中間有個梯子,梯子上有一串香蕉。猴子很愛吃香蕉,但當有猴子嘗試爬梯子拿香蕉的時候,會觸發一個機關,所有的猴子會被潑冷水。這種事不斷重復,后來猴子們都老實了,不敢拿這串香蕉了。
接下來,放進一只新猴子,換出一只老猴子,這只猴子自然想去拿香蕉,而這時其他老猴子們會沖上去對它一通臭揍。好了,這只新猴子最終也不敢去碰香蕉了。
如此不斷重復,5只原來的猴子都被換出去了,籠子里的5只新猴子都沒有被潑冷水的經驗,但它們都不敢去拿那個香蕉,因為它們都知道,要去拿香蕉的話會被暴打。但是,至于為什么不敢拿那串香蕉,那個原因它們都不知道了。
故事發展的后來,猴子們集體意識是拿香蕉就要被打,可是“為什么拿香蕉就要挨打呢”卻成了集體的無意識。
由此我想到了某些地區的中學擇校,沒有考上的有門道的家長們打破頭也要擇進心目中的好學校,集體意識是進去后就能學好,集體的無意識是對這個學校的教學難度層次,孩子是否適應這樣的難度一概不去深究,這種集體意識不但家長有,慢慢的也傳遞給了學生,進不去而沒學好的學生就會怪家長沒有本事,如此以來形成了可怕的集體意識,集體的無意識從沒有人去認真思考過。
這種現象,想必有很多,集體意識要比個人意識更有力量,從眾心理就是集體意識的產物。
同時也想到,每個時期能打破集體意識的人,都是各個時期的偉人,人類的文明是壞的集體意識被打破,好的集體意識被樹立,再被突破,再樹立更好的集體意識。如此往復,集體的力量真厲害。若能跳出集體,深度思考,保持一顆清醒冷靜的心,一定是具有超高內力的大俠,需要嚴格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