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注意到一個現象,當你沒有時間的時候你會擠時間去做一些事,但是當你有時間的時候,你發現你反而做的沒那么好,甚至不愿意去做了。
由于生病,這周末沒有去公司加班,相比平時緊張的時間,這可以說有了大把的自由支配的時間,本來是想好好補補之前拉下的功課,可是一天下來后我并沒有感覺出有比平時收貨的多,而且感覺自己并沒有做多少事。很奇怪是吧!平時早出晚歸,早七晚十,雖說自由支配的時間已經基本只能靠擠了,但是我依然能擠出來些時間去做自我提高的事情,并且很充實。可是當我擁有了大把的時間后,我卻發現效率沒有我平時擠出來的高,關鍵是我的拖延癥也犯了,所以導致一天過后,我投入的有效時間盡然還沒我平時擠出來的多,效率自然就更不用提了。
拖延癥犯了不難理解,因為時間充足的時候,你就會有種錯覺,時間夠用,事情可以晚些時候在做,所以會一直往后拖延,加上自我成長這事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沒人逼你也沒人監督你,所以拖延到最后的結果,可能就被意志不堅定的自己糊弄過去了。而平時更多的是給自己營造了時間不夠用的心境,所以你會追趕著時間去做一些自我提高的事情,并且樂此不彼,這兩種現象給意識和潛意識帶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所以你對時間的重視程度也不一樣,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不夠自律,無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就像以前上學的時候,每天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的,雖然很累但是每天都充實,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考上大學,除此之外我們不需要想太多的事,也不用擔心每天時間怎么利用,因為作業多的壓得你根本沒時間想別的。而當我們上大學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能夠支配的時間突然多的難以控制,在此之前我們大部分人都沒學過如果自己分配自己的時間,所以上大學后很多人就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和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很多人無所事事、沉迷網絡,不少人考試掛科,感覺大學空虛,其實是我們丟失了目標,而自己又不會給自己找目標。這個現象的出現,教育要負一定責任,因為學校從來沒有教過我們如何規劃以及利用自己的時間,所以當我們擁有自由支配權利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運用這個權利。
我想這是我直到現在都沒有學會的事情,如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規劃利用自己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要自律以及給自己找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就像無頭蒼蠅,亂飛亂撞,結果就是累的精疲力盡,卻發現一生碌碌無為。
今日收獲:
1.給自己找一個對自己工作和生活能夠帶來改變的目標,短期也好,長期也好,但是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2.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規劃自己的時間。
3.一定要自律,嚴格要求自己,你不對自己狠,生活就會對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