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紅順視點]:為課改生態畫像,看你團隊的課改還缺少哪根筋?
1、只有學的改革(教、學順序、教、學時間長短、教、學步驟、工具、主體、意義、目的等),缺少習的改革(預習、溫習、練習、實習、創習等)。把學習改革誤認為僅學的改革,學習改革鏈條不完整。
2、只做加法課改,沒有思考如何做減法課改甚至乘法課改,過時或己完成課改項目沒及時刪除、更新,新課改項目之間缺少整合、融合。
3、采取運動式改革模式,沒有探索專業技術支撐下的常態化改革之路。
4、始終處于淺層、表面化改革,沒有提升、進化到深層、深度、本質改革。深度課改是從改變教學結構、改變教學關系到改變教學意義的改革,是從學科意識到課程意識,從教學改革走向教育的改革
5、選取、希望的是速成的、立竿見影課改,忽視、規避了持久方能見大成課改。
6、執衷于提高分數、成績的利于現在的功利性課改,漠視、淡化甚至不感興趣利在未來的“樹人”的有良知的改革。
7、課改采取的是要么從上到下的行政命令式,要么是從下到上的自發的、原始的改革,缺少從上到下與從下到上的雙向聯合優質互動改革。
8、課改是局長、校長個人意志、個人想法,沒有變成班子成員、全體教師團隊想法,做法就被動、打折扣。
9、把課改當成了自留地,一任一個調,一任一個樣,結果就像不斷掘井,深度不夠,勞民傷財,始終不出水:沒有把課改當成一個系統工程,沒像接力一樣,一棒接一棒,導致課改累積效應不明顯。
10、把課改當成了教育系統、學校內部運作就能搞定的事,忽視了政府、社會、企業、家庭參與、配合。有些課改的阻力、問題僅憑教育人是無能為力的!
以上是筆者為課改生態的畫像,請對號入座,看看咱的團隊課改還缺少哪根筋?
反思,是為了更好前行!
加油,同一尺碼、同一思想海拔高度的課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