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有位女員工回復“嗯”被開除的熱點還沒過去,又有員工因回復OK手勢被開除上了熱搜,在一波畢業(yè)潮中,不僅讓人捏一把冷汗,職場如戰(zhàn)場,稍微不慎就玩完。
有人說這老板真難伺候,這就是故意為難員工,就像我看不慣你,你哪都是錯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但有很多關于微信與職場的東西,我們不得不去了解,
比如老板可以直接給員工打語音電話,但員工必須請示后才可打語音通話,
老板可給員工發(fā)語音,但員工必須要編輯文字,
沒有為什么,就是因為他是你老板,你領導,你的上司。
02
如今的微信已經成為大家必備的即時工具,和朋友聊聊天,斗斗表情包,偶爾發(fā)個朋友圈點個贊,
就像你外出,可以不帶錢包,但手機不能不帶。
隨之而來的“微信禮儀”也相應而生,不知何時,和上一輩的代溝從“你媽讓你穿秋褲”變成了一個“微笑”的表情,長輩表示沒什么啊,微笑就是微笑,而當我們收到,就會感到后背一陣發(fā)涼,“......是不是,我又做錯什么了?”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幾張這樣的聊天截圖,
“媽咪,馬上就要發(fā)放暑假了,你是不是很想我呀?”
對方秒回一個大大的“微笑”
場面瞬間凝固
......這意味深長的微笑啊,讓我那朋友懷疑老媽是不想讓她回家了???
之前的代溝是,我眼中美美的腮紅是媽媽的高原紅,
我們想穿打底褲,媽媽遞來“媽媽牌秋褲”,
還有前幾年的一個段子,當時流行的乞丐褲,被奶奶邊抹淚邊縫上,“娃啊,奶奶有錢,去買條褲子,你這褲子都穿破了”
我......
而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或許是我們進化的太快,也或許是現(xiàn)在聊天方式本身就很特殊,我看不到你的表情,不知道你什么語氣,在我想生氣又有點無奈的時候,我只好用“微笑”來懟你,畢竟說臟話不是我們追求的風格。
而在長輩那里,就玩完。
03
如果還不能體會到某些字詞或表情的殺傷力,那就看看這么一個情侶分手的對白吧。
“你怎么就不聽解釋呢,不是你想的那樣子。”
“哦”
“我和她真的就是普通朋友關系,我們什么事都沒有”
“呵呵”
“你要相信我好不好”
“哦?”
“都是我的錯行了吧”
“嗯”
單單就“哦”“嗯”“呵呵”,這幾個死亡字眼的對白,就能把人逼瘋啊。
有話好好說,發(fā)“哦”“嗯”“呵呵”,什么鬼?
不難看出,女生明明就是生氣,這些“哦”“嗯”“呵呵”,沒有一句不是在傳達,“此刻的我就是很生氣”,
我就是因為生氣,才用這些字來表達我的情緒。
就算不是在吵架的情侶,單單在平常的聊天中,有時候,真的會讓人興致大減的,
就像我給了說了很多,說今天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說那些我看到的段子,我在分享我的日常,想與你共同享受這份快樂,
而對方僅僅回復一個“嗯”
瞬間就會讓人很尷尬,會讓你感覺對方不愿聽你說話,那句將要發(fā)出去的,
“還有啊,我今天看綜藝的時候看到你上次說的那個人了,真的好帥啊”,你會一個字一個字的刪掉,然后關上對話框。
那些沒辦法經常見到的朋友我們各自天涯,曾經朝夕相伴,如今一年都不見一次,有的甚至慢慢淡出我們的朋友圈子中,或者變成了點贊之交。
那句話說的好,你一月不聯(lián)系你媽,你媽還是你媽,但你一月不聯(lián)系你女朋友,那你女朋友不一定是你女朋友了,友情也同樣,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閨蜜有了新朋友也是會小小失落一番的。
所以啊,任何情感都不易,且行且珍惜,沒事聊聊天的時候,那些讓人看了不舒服的字眼,到了嘴邊再咽下去也未嘗不可。
04
都說異地戀最能考驗人,也有很多的人過不去異地戀這個坎,隔著屏幕說分手的也大有人在,連最后一面都忘記是什么時候見的了,因為.....上次見面,鬼能想到就會分手啊。
在如今的微信時代,事實就是這樣,
你對我好,哪怕你對手機傻笑,我所感受到的幸福與快樂只是你傳遞的百分之一,
而你忽視我,對我敷衍的聊天回復,和漫不經心的表情手勢,我所感受到的冷漠確是百分之百,哪怕你只傳遞了百分之一。
屏幕是沒有溫度的。
我有一個朋友啊,剛談戀愛就給男友定下了幾條聊天規(guī)則,
消息可以不秒回,但一定記得回,
不許發(fā)“哦”“嗯”“呵呵”等詞,
不許發(fā)“托腮”“微笑”“再見”等表情,
因為這些東西不僅僅是她,誰都不會喜歡的。
有人說在一段不算好的感情中,會因為“冷暴力”而分手,那什么是冷暴力呢?
說白了就是,違反朋友定的那幾條規(guī)則,就離“冷暴力”不愿了。
05
就像本來沒有路,人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些所謂的規(guī)則與禮儀并不是誰制定的,而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那些東西就像刺,天生帶著利爪到處扎人,拿它有什么辦法?
“哦”“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