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福音:拖延癥可能提升效率!《慢決策:如何在極速時代掌握慢思考的力量》[美]弗蘭克·帕特諾伊

作為一個輕度拖延癥患者,我很樂于獲知拖延癥有可能提升效率和質量。比較好理解的部分是網上購物時,先將物品都加入購物車,隔一段時間再回來下單付款,屆時可能購買欲已經消退。這個情況下拖延癥幫我們避免沖動消費,節約了可見的經濟成本和可能退換貨的時間成本。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本書作者提出了更為激進的觀點: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延遲,能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延遲決策、有效道歉、策略性拖延。

延遲決策是指在制定長期性的個人決定或商業決策時,我們可以先估算出有多少決策時間;然后在這個時間內盡量延遲,到最后才做出決定。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只是把執行決策的時間盡量延后,最后時間到來前并非無可事事,而是要積極分析情況、尋找對策。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都不知不覺地使用延遲決策的技巧,在開始前確認是否存在其他方案,綜合對比每個方案的優劣。執行過程中,在每個時間節點,做執行程度的二次確認。完成后,定期復盤。這個思考-確認-復盤的過程其實就是延遲決策。

有效道歉是指當傷害對方感情的情況發生時,延遲片刻再開口道歉,有時會出現更好的溝通效果。

先給對方一個充分表達自己情緒的時間緩沖,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之后,再開口向對方認錯。過程中要切實承認自己的過錯,并安撫對方的情緒。認錯之后,需要再延遲一段時間,然后進行解釋,讓對方了解事情的完整過程。最后嘗試修補給對方造成的損害,如果沖突依舊沒有解決,則需要多次道歉。

策略性拖延有三個方法:選擇性拖延、利用拖延本能和設立欺騙餐。

選擇性拖延是指找到一個決定延遲的標準,把事情按標準分類,如事情的重要性、緊急程度等,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外包給他人完成,那些不急的事情暫時擱置。

利用拖延“本能”,需要列一張清單,把最重要的事寫在第一項,后面則寫上其它不太重要但又必須做的事。然后逃避那項最重要的任務,心安理得地去做列表后面的事。

“欺騙餐”需要把被拖延的要緊事項單獨拿出來,盡力夸大它的好處。只要完成這件事就可以,其他的事都不重要。處理單一任務時,人最不容易焦慮。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運用策略性拖延,謀定而后動,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