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毛竹
?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天我想和各位書友分享一下我的讀書心得體會。
? 我一直很欣賞這兩句詩:“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書讀得多了,他身上自然會帶一股書卷味兒,就會自然而言受書本的影響,言行舉止間流露岀讀書人所特有的氣質,或溫雅、或脫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最近熱播的一檔節目《朗讀者》,主持人是董卿姐姐,因為董卿就是這樣飽讀詩書氣自華的人,所以我對她也是有另一番羨慕之意的。
與之不同的是,你們也許在讀小說、名著等等……而我在讀經典《周易》。
?《周易》又稱《易經》易卦系統最基本的要素為陰陽概念。陰陽爻按照由下往上重疊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基本卦,稱為八經卦。再將八經卦兩兩重疊,就可以得到六個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稱為六十四別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稱。可以說《易經》真正讀起來真的很難,很費勁。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然而這本書雖然難以理解,但只要多讀幾遍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們的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年齡階層閱讀,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我們每天都有一個需求,不需要別人去督促我們,我們就會去做,這件事情是什么呢?吃飯睡覺。餓了,我們會自己去吃,累了,想休息是吧?這是我們基本的一個生存的需求。但是呢,我們人類作為高級的動物,所以我們更需要給自己補充能量,不僅僅是肌體攝入 吃飯啊來有力氣,我們更需要給自己不斷學習,給自己內在心靈不斷的充電,成長自己,讓自己有智慧,有力量,有能量!更何況我們腦力與體力消耗的能量比為80%:10%,大家看看這個比例,所以我們更需要學習來補充能量。每天如果不吃飯來補充能量,那么我們的身體會生病;如果我們不學習補充能量,那么我們也會有心病,所以很多人就會迷茫。遇到事情,困難,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我們堅持學習,那么我就是陽光自信的,就是有能量的。那么學習,學什么呢?那就是是我們的圣賢經典了,吃飯我們想吃好吃有營養的,讀書也一樣的,經典書籍,就是我們的營養大餐。里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
哈,因為經典呢,不是一般的書籍。是古圣先賢留給我們寶貴的智慧寶藏。我們要相信經典里面的真理。
? ?《易經》中說“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你一個人精神充實,不算事業?舉天下皆精神充實,庶可謂之事業。要實現舉諸天下,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經濟基礎,我們是做不到的。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大業未舉,大義先明,而所謂義者。
? 太陽也不是每天都能見到,因為偶爾會有烏云擋住太陽。每一件事皆如此,讀經也是,日日都讀,就是新,日新其德,日積月累,乃成盛德。
? ?千百年來,不少讀書人自己都養不活,還自我安慰,說是精神滿足,這是自欺欺人的大話。真正的讀書人是能夠做到大義的。生生不息,善利萬物,富有天下,這才是大業;而不是小家子氣,讀的書都停留在嘴上,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不能做到自強不息。那不是大義,乃是小義,或者是偽義。
? 這就是我們學習經典要學到的基本智慧。學習了這些經典以后的我們不可能卻一貧如洗,不為物質所累,而是富有天下,;一切外用財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善利天下,而自身不絕,才是真正的大義。
? ?自從去年我開始接觸經典,每次學習完一卦之后,都是滿滿的能量,寫下讀書心得,在生活中去實踐,一段時間之后,我發現自己有很大的變化。通過堅持讀經學習傳統文化,聆聽圣人的教誨,我呢,思維上面呢發生了改變,還有生活態度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體的呢,等我讀完了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暫時和大家分享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