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凡塵里誰是你的紅顏
1、走過一條河,翻越一座山
在朋友圈里面抱怨,我自己附近的山水風景都在我奔跑的腳步中看遍了,下一步不知道該往哪里跑了,再看重復的風景也沒有勁頭了。
這個矯情的信息最先得到是朋友的同情,他二話沒說通過打賞功能給我發了五塊錢的紅包,并留言說“拿去買水。”
我呵呵地笑了,自從我決定跑步以來,得到很多朋友的關注,大家要么轉發我的文章,要么給我打賞發紅包,要么給我留言:加油堅持,希望看到更多接地氣的文章,作為在外的游子,離家千里萬里,最難忘的還是家鄉的山山水水。
漸漸地,我竟然生出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來了。自豪感這事就很明顯了,我總是想盡辦法嘚瑟,把被別人不注意的,不留心的圖片拍下來與大家分享;而責任感這事,有的時候卻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了,畢竟我還有自己的事情,我不可能留心到奔跑路上的每一處風景,更何況我的腳步還比較快,更像是走馬觀花。
還有朋友留言說敬佩我這樣不遺余力地宣傳家鄉,面對如此言論,我實在愧疚難當,我哪有那樣的偉大,如果說我還有心宣揚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的話我還承認,至于宣傳家鄉,真的是過溢了,無心插柳的順帶宣傳了一下家鄉也許是有可能的,但是我絕不是專業宣傳人員,如果有一天大家發現我的文章中有功利的宣傳文字,也請大家立刻取消對我的關注,那是我活該。
所以,我的腳步走過的地方,都是免費的風景,都是最真實的,也是最天然的,不會給人“坑”的感覺。
因為前一天跑了接近三十公里,所以今天早晨,我更愿意將這次跑步當做一次恢復性的練習,沒有任何成績的壓力,也不想去挑戰什么個人的極限,就是跑著玩,如果能夠發現一點好玩的美麗的風景,就算是心滿意足了。
所以,我的腳步再一次走進鄉村的楊樹林,聽喜鵲枝頭喳喳叫,看麥苗在田野間茁壯地生長,偶爾與一塊油菜地相遇,欣賞滿目里燦爛的黃,看靈動的白色蝴蝶在花叢間快樂地舞蹈。
所以,我的腳步再一次走近一片天空,看見在晨曦微露中橘紅色的霞光布滿東面的天空,看見在霞光的映襯下,沙站的高架巍然屹立,在細碎的黃沙間,幾根蘆葦頑強地生長出來,它們是去年生長出來的,這個季節它們頂著白色的花絮,在風中優柔地跳躍。
所以,我與一條河遇見,看它清清的流水向遠方流去,帶走我心中那份美麗的情思,傳遞給遠方的你。
所以,我與一棵泡桐樹相遇,它靜靜地待在路邊,十年,二十年,將自己守護成一道風景,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里,它的枝頭就要綻放出紫色的花朵,它已經迫不及待了,瞧它秀發上的那一縷縷俊俏的發卡。
所以,我與一座山相約,這里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棵野草,每一朵山石間的野花,每一縷吹過的微風,它們都是我的朋友,我們是初次相遇,卻好像相戀了千年,驀然間的心動,就讓我沉醉于它們的柔情。
…………
上面的文字是不是有點過,呵呵,不寫了,總之,看到它們我很高興。
2、“唐山”上的那些盜洞
今日經過的這座山,當地人稱“唐山”,也許是歷史上山下的村子里多有姓唐人家的緣故吧。
以前我也沒有來過這里,這是和它的首次遇見,山不高,山上多種植松柏,也有大半個地方是空著的,裸露著山石。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山石間分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盜洞,每每看到一處盜洞,我的心中總是流出一絲的唏噓,這些盜洞有的大一些,有十幾個平方,有的小一些,也有四五個平方的大小;有的深一些,有三四米的深度,人若進到洞底,沒有繩子等外力的作用是根本攀爬不上來的,有的淺一些,也有一兩米的深度;有的石頭擺放整齊,一塊一塊,整整齊齊,有的被盜墓者破壞得凌亂不堪,參差不齊;有一個墓穴底面還有一塊石碑跌落,我也不知道石碑上面是不是還有字,因為站在盜洞的頂端實在看不清楚,我又不敢沿著洞頂下去,因為實在太深了,我下去的話害怕上不來了。大多數的盜洞下面已經是荒草凄凄,各種雜草叢生,寫就歲月的荒蕪和無奈。
這里應該是多漢墓,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先人們留下的最后的遺跡也已經被后世之人破壞得沒有任何的價值,而浩劫就起始于上個世紀那場瘋狂的盜墓行為。
很多遺留下來的文物證明,這里的古墓多出土的是銅鏡、護心鏡、玉蟬、玉兔、青磚等物。我就曾經聽鄰居說過,他看見過鄰居拿過一件玉釵,造型非常地精美,玉釵上刻著一只玉兔翹首望月,據說那只玉釵是在田地里干活的時候撿的。
我們這里古稱“下邳”,乃是魯南和淮河以北一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古時王侯將相也有頗多的人封侯在這里,這附近的山上還保留有一些有價值的古墓也是正常的事情。我的一個在山下居住的朋友就曾經跟我講過,他們村很多人家的老宅子底下都有古代遺跡,每年春天栽樹的時候,鐵锨深挖泥土半米一米之后,就會挖出青磚。再往下挖的時候,也就什么也沒有了,即使是墓穴也是空墓,因為古人也并非全是有錢人家,也許有些墓穴就是普通人家的墓穴,用幾塊青磚壘就,將尸體放進去,就完事了。山下很多的人家,也并非祖上就是居住在這里,他們當初搬遷到這里的時候,也許就是因為窮,搬到這里給富人家守墓來了,在這里繁衍生息,祖祖輩輩,也就忘記了哪里是墓穴了。
但是,還是無法回避的是,這里的山嶺間曾經有有價值的墓穴,看眼前的這一個個盜洞就是明證,它們可能是某個富戶的人家的墓室,不然,何其能有這樣的規模。
只是造化弄人,千百年之后,他們還是難逃盜賊的襲擾,只留下已經沒有價值的深坑在這里,任憑歲月與流水的侵襲,荒草為伴,靈魂孤獨地守望遠方的日出……
3、凡塵里誰是你的紅顏
坐在錯落的山石間,聆聽過耳的風聲,我還是聽到了她的呼喚,她曾經活在這里,她是一位紅顏,用生命等待一場永恒的戀歌。
山下的鄉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明朝年間,山下有地主人家,主人姓候,膝下六子一女,最小的女兒叫候英,字鮮靈,天生麗質,她不說話時還好,一旦張口,鳥雀們閉口;她不出門還好,一旦出門,花兒凋零;她去洗衣服,河里的游魚沉底羞于見她;她朝天空張望,飛過的大雁都想一頭撞地上摔死。
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她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美。
那一年春日,游玩踏青之時在花兒綻放的林間迷了路程,這時又遇村子里的潑皮無賴,垂涎這侯英的美色,糾纏不清。恰巧到岠山東麓學塾讀書的一徐姓人家的少年經過這里,徐姓少年乃是貧苦人家子弟,為人真誠善良,老實巴交,家里雖不殷實,但是父母力主他讀書求取功名。徐姓少年天生一副熱血心腸,俠肝義膽,他主動上前,以一己之力趕走潑皮無賴,搏斗中他受了傷,胳膊上鮮血淋漓。徐姓少年還負著傷,仍將這侯英安全護送到了家。作為恩人,侯家人自然擺酒設宴款待。徐姓少年不敢造次,再三感謝后告辭。
誰料想這侯英見他一表人才,自然動了幾分心思,強烈要求父母將她也送到徐姓少年所在的私塾。侯英家里對待侯英歷來是百依百順,嬌生慣養,自然沒有違背了她的心意。后來,在學堂里面,侯英與徐姓少年一同讀書對課,一同吟詩作賦,還一同到山下的小河里面捉過魚,燉過一鍋噴香的地鍋雞,大快朵頤;他們還一起到山間采擷侯英最喜歡的紫色的花朵,插在她的云鬢間作裝飾,花比人俏麗,人因花更美。
就這樣,兩個年少的少年情真意切,度過了一段青春年少的幸福時光。
如果沒有后來多好,后來還是有意外發生了。
徐姓少年去了京城趕考,一去再無聲息。
侯英空守閨房,每日間靜觀流水落花,拿著徐姓少年為她留下的只言片語對花獨酌,對月抒懷,無盡幽怨瘋長——
凡塵幾度張望,
窗前獨守相思。
講不盡千般情,
萬般彷徨,
只待君歸來,
花也綻放,
人不殤。
父母為她介紹下邳城里最富貴的人家作為夫婿,她打死不從,只等徐姓少年歸來。有幾次她還以上吊尋死要挾,父母見女兒情義已絕,也不能奈何于她。
侯英情深義重,對待徐姓少年父母親也如自己的父母,春來幫助他們點瓜種豆,秋去幫助他們收獲莊稼,顆粒歸倉,儼然是一個孝順善良的好兒媳。
時光荏苒,徐姓少年郎終未歸來,侯英等了他一輩子,直到終老。
侯英的愛感天動地,死后葬于這“唐山”之側,與徐姓衣冠同穴而眠,后人感其誠立碑以記之。戰亂紛飛之時,侯英的墓早已夷為平地,墓碑也已經下落不明,只有山間那侯英最愛的紫色花朵依然如約綻放,好似在靜待她的愛人歸來。
凡塵里誰是你的紅顏,用一生去守護一段最美的情感,這絕唱,動人悱惻,讓人久久沉淪。
坐在這“唐山”的山林間,我好像又聽到那動情的吟誦,那癡情的戀歌。
就這樣,今晨在這懷念與感動中,在唏噓與贊嘆中,我又跑步了十公里,一路風景一路歌,一路愉悅一路無盡地遐思,一路向著快樂出發。
本次跑步的時間是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