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概是12年冬天)開始接觸的多肉,沒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因為好看。
播種兩年的恩西諾——在它還沒變丑的時候
一開始是在學校花店買的,全是普貨,或許是因為云南天氣好的原因,不是太難看(起碼沒徒長)。后來全在淘寶買,一方面品種要多一些,另一方面便宜(當然這是主要原因)。
這期間也種死了很多,也嘗試了很多配土,網上也有很多種植相關的寫的很好的帖子,所以我也不多做綴述,只想說一句:脫離了具體環境和具體品種來討論配土和澆水,其實都不太科學(本來想說瞎扯淡的,但是這么說不禮貌,算了,忍不住還是想說)。所以我感覺反正多肉耐折騰,多試幾次,自然就懂了(感覺很不負責任的樣子~~略囧)。
多肉拼盤這種東西我當然是搞過的
其實一開始拼盤是因為宿舍空間有限,所以只能擠(請忽略那些不和諧的東西以及快死的大和錦)
后來迷上了播種,尤其是進了十二卷的坑,很抱歉沒圖(其實是因為假期回家,死了,剩下的太難看,沒拍——就是這么任性),不過這個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
出狀態的姬星美人 (其實是虐出來的,換科學點的說法叫做環境脅迫)
這就是重點?不!這僅僅只是故事的開始,雖然它確實挺好看的,不負美人之名。
看到中間那根黃黃的獨苗沒有,專門給它清出了一個窩窩,超難對焦(好吧,我承認是我拍照技術不好)
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這就是上一張圖片的那盆(其實是半個塑料瓶,嗯,是可樂的)姬星美人,為了照顧好那根芽變,我好吃好喝地,不對,好好地對待它,結果,它變綠了。
這就是那個芽變扦插的后代
接下來的故事就很枯燥了,反復扦插,擴繁。why?因為從上圖可以看出,它的出錦很不穩定,不能穩定遺傳(就無性繁殖而言),就沒什么價值(強迫癥,見諒)。所以擴繁的目的是為了人為挑選出比較穩定的錦斑變異的芽變,也就是下圖
就是它,四周黃,中間綠(日本管它人叫“黃覆輪”),這樣比較穩定,而且好看(就是不喜歡綠的)
故事講到這里就差不多了,因為我的本科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