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悟空傳》的人,會覺得今何在這本小說很燃,也會牢牢記住這句話: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我們都年少如齊天大圣,年長如孫悟空
年少時,我們都是自由的齊天大圣。
齊天大圣大鬧地府勾銷生死簿、大鬧龍宮奪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而我們意氣風發,毫無規矩,有一說一,想二說二,不拐彎不抹角。
肆意、張揚、不服輸。
長大后,我們卻基本都成為了禁錮的孫悟空。
孫悟空地府里尋魂道謝、龍宮里無功而返、天宮上好言好語。
而我們沉默微笑,說話圓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聽話、乖順、講道理。
歲月一茬一茬過,帶走的不僅僅只是時間,還有那些年輕時不諳世事所具備的棱棱角角。人一長大,棱角也就隨著時光被逐漸磨得光滑,不再像一開始摸上去鋒利,硌手。就像《東京女子圖鑒》中的綾所說的那段話,從以為自己會是獨一無二的主角,到接受自己也是平凡中的一份子,最后還要安慰自己這樣也是幸福的。
但我,還是想問問:你小時候那些斗志昂揚的夢想,還記得嗎?
想成為帶著緊箍咒的孫悟空還是直接一棒捅破天的大圣
我還記得自己的夢想。因為記得,才倍感心酸。
翻閱小學畢業、初中畢業的那一本本同學錄,可以看見年少青春的小伙伴們各種各樣的夢想,稚嫩的筆跡中,光明正大地寫著小時候想要的東西。
有人想成為科學家,有人想當一名老師,有人想做警察,有人想環游世界,也有人寫著玩好玩的東西,吃好吃的美食...
大家都覺得,寫下來總有一天能實現。每個人的心中都建立了一個自己的舞臺,這一生自己就是主角!就像《悟空傳》說的一樣:
也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
多年以后,踏足社會,后知后覺:世界寬闊無邊無界,生存不易。于是,朝九晚六,按部就班,規規矩矩地上下班,規規矩矩地生活,甚至規規矩矩地戀愛結婚。大人們也開始說:啊,長大了就是不一樣,懂事了。
懂事,意味著不用被操心,意味著大家走一樣的道路,平凡但安穩。
魯迅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第一個人走,總是最艱難。而且,既然有了路,又何必要艱難開拓新道路,而不是輕松前行沿著前路而行?一開始的路就是既定規則。
天下萬物的生死都由神仙掌管,這是《悟空傳》中的既定規則。
孫悟空勾銷了生死簿,將所有九幽十類除了名,從此天下靈長,皆長生不死,是他開拓出來的路。
那么,現在你捫心自問,你想成為帶著緊箍咒的孫悟空嗎?
孫悟空不愿意,所以有了六耳獼猴,所以最后有了打破天宮的一角,燃起了那一場大火。
天宮的大火又燒了七天。終于熄滅了。
諸神查找著廢墟與灰燼,他們只看到兩樣東西。
一塊燒焦的石頭,一根燒斷的金箍。
你呢?
成為齊天大圣,還是成為孫悟空?
選擇桀驁自由還是選擇乖順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