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疑似“自閉癥”到“國際課程模范生”

你有外面的世界,而我,只有你

Y是一位8年級男生的媽媽,我們相識于2年前,她的目光清澈、純善。

聽到她更多的故事,是從生命數字解讀開始的,她是位敘事能力極強的媽媽,家世淵源又深,我們從她娘家大樓里的傳奇人物說起,到她和先生的第一次見面,再到她兒子成長過程中的神奇故事,她在那邊繪聲繪色地講,我在這邊緩緩地記,聽到動情處,我的淚水無聲流下。

Y35歲結婚,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她就對肚里的孩子說,媽媽一定要愛你,一定要負起你的教育責任。然而,養育孩子并非想象中那么輕松。

兒子幼兒園小班時,就表現得和其他同學非常不一樣,有一次,老師上過蝴蝶的課后,將蝴蝶由蛹化蝶的演變圖片貼在了墻上,接下來的一周,Y的兒子連續一周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圖片前,盯著圖片一看就是20分鐘,整整一周!實在摸不著頭腦的老師建議她帶孩子去醫院看看,看會不會有特殊問題。Y明白老師委婉語氣背后的涵義。一出幼兒園,Y急趕上海精衛中心,掛了專家號。在聽完Y的描述后,專家請她放心,告知孩子并不是自閉癥,而是孩子的興趣點和同齡人的完全不同,導致和班里小朋友沒有共同語言。

Y一顆緊懸的心放了下來,回憶孩子的成長過程,發現孩子確實和同齡孩子頗為不同。Y的孩子從9個月開始,便拿著鬧鐘,左耳換右耳地聽滴答聲可以聽20分鐘;到1歲時盯著插座一瞅半天、打開廚柜門琢磨管道半天.......當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在玩奧特曼時,Y的孩子卻迷戀上了電子產品.....為了讓孩子和小朋友保持相同的興趣,Y帶著孩子去玩具柜買奧特曼,孩子卻對一排小汽車發生了濃厚的興趣,Y只能苦笑著作罷。

“孩子,我要牽著你的手,往前走,往正確的方向走”---也在那時,Y心頭升騰起這個念頭,而且愈來愈強烈,自此,Y開始走上了自我成長之路,上薩提亞的課,看正面管教的書......

Y的孩子在鉆研、求索的路上也狂奔不止。到幼兒園畢業時,孩子已翻爛了60本《小牛頓》,到小學一年級時,兒子已走上講臺用PPT給同學們演示磁懸浮的原理。

到小學時,Y的孩子再一次面臨問題,傳統私立小學的課程已無法滿足孩子的發展需求,而傳統學校的條條框框也束縛住了孩子前行的步伐。在經歷過痛苦思索后,Y將孩子轉學至某國際課程,在那里,孩子如魚得水,校長評論說孩子的愛思考、善質疑、富想象的特點,正是該校的培養目標。后孩子順利申入某知名美國高中。

現在,即將赴美國上高中的兒子,在別人眼里,已是超牛娃,而回憶十幾年的育兒歷程,Y用了一句:

“那是一段獨行的日子,不知道對錯,很迷茫,很黑暗。孩子和周圍人如此不同,我的內心也充滿糾結,從幼兒園到私立小學,從私立轉至國際課程,每一步都誠惶誠恐,兒子雖然對問題思考深入,對電子、歷史、地理、生物早早表現出濃厚興趣和深度研究,但卻和同齡孩子缺乏溝通,看上去有點內向。直到進入國際課程,方有一種云開霧散的感覺。”

Y Tips:

1,媽媽需要有一顆非常強大的心臟,該要媽媽擋的時候要擋,要保護,不能因為外界的一些東西而思緒混亂,最終孩子才能被引領到一個健康的方向;

2,家長有時候很“刻薄”,批評孩子,甚至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到孩子頭上,而孩子往往更寬容,對大人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3,當家長感恩孩子的時候,就是尊重、平等、接納的開始;

4,每個家長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不見得會,家長要做功課,要成長,家長身上不完美的地方,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會體現出來;

5,當你說教育的時候,就已經高高在上了,誰要聽你啊?!有些孩子貌似在聽家長教育,但孩子的心靈大門實際上已慢慢關閉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