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賽季的中超結束,跨度長達8個月,30輪240場完成,讓你回顧這一年中超,有哪些瞬間會首先躍入腦海里?有哪些瞬間曾經讓你參與其中發表觀點、與人辯論,甚至你就是當事人之一?有哪些瞬間會在明年后年甚至五年之后會不斷被提起?回顧中超這一年,很多瞬間值得我們回憶、回味,并記錄下來。
年度大事之恒大七連冠
關注焦點:恒大王朝的輝煌還能持續多久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恒大又一次奪得中超聯賽冠軍,相信很多球迷已經習慣了每年聽到這樣一聲祝賀。但由于有幾場丟掉4球的慘敗出現,恒大今年的奪冠被認為是最困難的一年,很多人都想看到恒大王朝被逆轉被顛覆,最終發現他們還是提前奪得了聯賽冠軍。
很多人在評價廣州恒大今年的表現時,都忽視了賽程的問題。實際上,廣州恒大今年的問題出在多線作戰上。2011賽季,他們沒有亞冠,足協杯早早出局,只需要應對聯賽;12年亞冠8強就被淘汰,于是拿了聯賽和足協杯雙料冠軍;2013年是真正的強大,三線全部殺入最后決賽,是恒大王朝的頂點。此后三年,14、15賽季恒大全部采取放棄足協杯、保亞冠的策略,已經無法應付三線作戰,16年亞冠早早出局才讓他們在足協杯走得更遠。
今年,恒大在7月面臨的危機,是三線同時作戰,黃博文、梅方又接連重傷,再加上三外援政策的限制、保利尼奧的心不在焉,球隊才變得非常艱難。如果恒大只把目光專注在聯賽中,其他球隊想撼動恒大的王者地位,依然不容易。
現在的問題是,恒大無法支撐三線作戰的原因是板凳實力不如以前強大,這是球隊最近兩年投入減少、引援失敗的雙重影響,引援失敗可以調整,投入減少如何維持王朝繼續?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等待恒大管理層去攻克。
年度大事之亞冠中國德比
關注焦點:中超球隊的亞洲地位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16強上港對陣蘇寧,8強恒大迎戰上港,這是今年亞冠賽場上的兩次重頭戲,是中國球隊在亞冠賽場受重視程度最高的一次。
從某種意義上說,上港在16強遇上蘇寧是意外,恒大在8強抽到上港或許是一種人為的安排,避免中國球隊在亞洲賽場獨大,上港與恒大的廝殺最終以非常慘烈的狀態結束,誰晉級四強都已經傷痕累累。
不管是否依靠超級外援,中超球隊能夠在亞洲賽場變得強大是綜合實力的體現。我們不如從另一個角度做一些思考,既然很多人那么吹捧日本、韓國的青訓制度、職業精神、聯賽體制,日韓包括西亞球隊這幾年的實力比以前更強還是更弱了呢?這不僅僅是一兩個外援、一兩個球員可以改變的整體趨勢,中超在不斷進步,這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
年度大事之東北兩球隊降級
關注焦點:東北足球的前途與未來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遼寧、延邊提前多輪降級,保級分數創歷年來的最低,中超降級懸念第一次早早被揭開。最近四年,東北足球經歷了兩次兩支球隊集體降級的尷尬,東北足球的現狀、未來引發了不同程度的擔憂,以及各方面的激烈討論。
從北京、上海、廣州的足球狀況來看,經濟實力依然是職業足球的第一源動力,東北足球被動搖的根基在經濟發展的持續疲軟,其次才是青訓體制等其他問題,在現有經濟狀況下談自救、談未來、談發展,有沒有持續性需要等幾年再下結論,畢竟目前的職業足球想盈利依然非常困難,持續砸錢的動力是什么?有多少球隊只有在降級的瞬間一腔熱血,之后就逐漸沉淪下去。
?
年度大事之保利尼奧加盟巴薩
關注焦點:中超到底能否讓球員水平提升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保利尼奧加盟巴薩,無疑是中超上演的最有灰姑娘色彩的勵志故事。
從保利尼奧被巴薩收購,到塔爾德利入選巴西國家隊,到帕托有可能重回歐洲,中超聯賽幾乎有了當年荷蘭、葡萄牙聯賽的模樣,成為球員跳向最高巔峰的一個跳板。
那么,中超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到底能否給球員帶來提升?從中超豪門球隊教練團隊的名氣、水平、配置來看,從目前中超豪門球隊的醫療、康復、飲食等配套設施來看,某些中超球隊的硬件和軟件條件比以前有了大幅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中超聯賽整體的質量和水平,包括球員的體能、戰術素養、執行力、身體條件等方面,比起以前有了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
中超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金字塔下層結構和輸送通道的問題,是新鮮血液如何持續補給的問題,畢竟歐洲有很多國家的聯賽交織在一起,組成非常龐大的球員供給網絡,而中超只能靠自己。
?(U23球員黃政宇在防守帕托)
年度大事之U23政策元年
關注焦點:年輕球員到底該如何培養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2017賽季的U23新政只有在最開始推出時爭議最大,等到聯賽開始后黃政宇、劉奕鳴、高準翼等人的持續出場,加上韋世豪、鄭達倫、何超等人表現出的水平,爭議聲慢慢消失,理性的思考占據上風。
今年爭議的焦點在,23歲以下的球員是否還能算年輕球員,拔苗助長對年輕球員的培養是否有利。
這兩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首先,在中超外援身價、名氣越來越高的前提下,中超球隊保守主義風氣濃厚,不敢使用新人,不敢使用年輕人,怕失誤怕出錯是主因,U23新政相當于破除了保守主義的風氣,沒有新政,鄭達倫、閔俊麟、徐新等94年出生的球員今年能否獲得機會非常難說,這一點上是非常成功的;另一方面,黃政宇、南松、胡靖航、高天意、楊立瑜……中超球隊今年對于年輕人的使用并不保守,大量97、98年出生的球員獲得機會,這也是對新政的一種肯定,年輕人的成長注定需要過程,這是非常積極的。
U23新政接下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是,某些年輕球員在受新政保護期間沒有得到足夠鍛煉、一旦過了新政保護期可能很難踢上球,像唐淼、肖智這種大器晚成的球員,可能以后很難出頭,這個問題需要持續觀察之后再做評判。
年度大事之天津德比惹爭議
關注焦點:保級的潛規則何時能消除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在保級大戰進入到白熱化時,天津億利主場4-1大勝天津權健的比賽引發了巨大關注和爭議,從天津體育局相關人士的表態,到賽前默契球的傳聞,到權健毫無抵抗力的潰敗,再到賽后延邊隊的抗議。
中國足協最后公布的結果是不存在默契球的證據,這個結果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這件事最終也隨著降級球隊的產生而不了了之。
實際上,中超每年的保級亂象并不是秘密,但是不管青島、申鑫還是遼寧,不死鳥的神話正在一個個破滅,資本時代,金錢、利益、權力……用來交易的成本越來越高,或許用不了幾年,某些潛規則自動就會消失,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
年度大事之張修維醉駕
關注焦點:年少成名與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北京時間8月16日,天津交警通報一起交通事故,天津權健新星張修維因醉駕致使7輛機動車受損。事故發生時間是凌晨4時41分,作為一名職業球員竟然在凌晨喝酒而不是休息,著實讓人唏噓。
作為本賽季表現最為搶眼的U23小將之一,即使在眾星云集的權健,張修維的出場時間也越來越多。年少成名的他曾一度拿到里昂一線隊的合同,年僅22歲的他便有著兩三百萬的年薪,當年雄心壯志的他最終也沒能抵擋住酒色財氣的誘惑。
張修維所駕駛的保時捷911V-GT報價在131.80-335.80萬之間,據悉他的父母均不同意購車,但張修維軟磨硬泡后獲準并答應父母會小心開。而且,就在事故發生前一個月,張修維接受《足球之夜》表示絕不做那種毀掉自己的年輕人,誰成想,沒多久便被現實打臉。
體壇中年少成名后不加強自我管理導致職業生涯墮落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何在成名后依然保持本我,加強職業性是職業運動員尤其是年輕小將必須學會的一課。
年度大事之足協開罰單開到手軟
關注焦點:足協嚴尺度高標準重塑聯賽風氣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足協今年對球場不文明行為加大了整頓力度,聯賽截止到11月4日,足協累積開出罰單超百張,禁賽超200場,罰款超200萬。頻繁的罰單也讓“王小平”的名字曝光率迅速提升。
中國足協開出了如此多的罰單,意味著今年中超賽場注定紅黃牌滿天飛。獲得紅牌最多的中超俱樂部是北京國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國安隊中的張稀哲和趙和靖本賽季都吃到過兩張紅牌,是僅有的兩名吃到兩張紅牌的球員,昨天,張稀哲因掌摑力帆球員陳雷被禁賽12場罰款6萬元。
而其中只有華夏幸福一家俱樂部沒有收到足協罰單,判罰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球員惡意鏟球,球員、教練與裁判在場上發生沖突,球隊沒有按照規定及時出場,賽后沒有握手,球員沒有接受賽后采訪,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不當言論等,可見今年中國足協對各種球場暴力、不文明行為絕不姑息。
年度大事之秦升踩踏維特塞爾
關注焦點:中超球員的職業素養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秦升踩踏無疑是今年中超剛開始時的一個焦點事件,主角秦升的行為很荒唐,也因此受到了非常嚴厲的處罰。這種踩踏事件或許很偶然,但是其他暴力犯規、惡意犯規事件依然層出不窮。今年中超的紅牌數多于前兩年,一方面是因為裁判執法尺度更嚴格,一方面也是因為一些惡意犯規屢禁不止。
球員該如何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球場暴力何時能得到根治?這恐怕是一個世界足球都無解的難題。
?
年度大事之教練下課潮
關注焦點:中超球隊的選帥到底是急功近利還是水平業余
重要性:★★★
關注熱度:★★★★
爭議性:★★★
相比往年中超習慣性的下課潮,今年中超主教練在聯賽進行中一共下課11人,人數不少,但是爭議沒有往年那么大。有8支球隊到賽季結束時還沒有換帥,積分榜前6名的球隊全部沒有換帥,做好賽季前的準備工作才能維持一個賽季的穩定,已經是很多球隊的共識。
然而,就在賽季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恒大的斯科拉里、權健的卡納瓦羅甚至力帆的張外龍、上港的博阿斯、華夏的佩萊格里尼等人,都被爆出有可能離開,一個賽季的穩定是一回事,球隊能否一直處于穩定狀態是另一回事。
中超球隊的換帥,是個根深蒂固的問題。一方面,來中超的多是60歲以上的老教練,本身就不具備長期執教的條件,另一方面,中超球隊選擇教練往往缺少明確目的,國安的何塞、申花的波耶特等人都不是球隊的第一選擇,一再退而求其次的降低標準,只能導致早早分手的結果。
到底怎么給球隊打造長遠規劃,如何選擇真正合適的主教練?這絕對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球隊高層有一個靠譜的智囊團給出合理有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