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滅

看一部電影通常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一到三個小時。

《暮光之城》第一部加上片頭片尾一共122分鐘,從陽光明媚的下午到暮色四合的傍晚,起初屏幕上有亮光,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和身后窗簾的倒影,職員表出現的時候窗外天空已經變得有些陰暗深沉了。

2008年上映,2009年看第一遍,高一,少女心泛濫的年級,幾乎每個月公休都要重溫一次,五部,追到大學。這么多年,數不清有多少時間花費在這個漫長的故事之上了。

偏僻濱海的小鎮,叢林掩映的高山,蒼翠濕潤的植物,厚重流連的積云,空氣潮濕、陰雨連綿、不見天日。像一個有點壓抑的巨大布景,上演的故事也一定要憂郁、灰暗,不順利也不開心。

貝拉整個人的氣質、性格與這個特定的環境有著某種暗暗的契合,她不開朗不活潑,不愛運動,不善言辭,也不懂得如何去和同齡人交往,身上帶著與年齡極不相符的疏離感,與生俱來對外界有所抗拒。

高大的松柏、冷杉生長在雨水充沛的濕冷環境中,濃密樹蔭覆蓋著地上濕漉漉的苔蘚,這些植物要躲避陽光的曝曬才能生存,就像吸血鬼不能行走在陽光之下,就像愛情與真相永遠不能為人所知。

生命長存、青春永駐,擁有完美的容貌,速度力量無人能及,這樣一種以嗜血和殺戮為樂的生物在愛上自己的獵物之后可以變得無比溫柔。吸血鬼的愛情有著神秘而引人入勝的吸引力,永不覆滅的身體,生生不息的激情,星辰一樣明亮純粹的愛,可以放縱、可以痛苦、可以瘋狂,但是永遠專一。

人們編造出魔鬼,賦予他們邪惡,但又總是希望在這些表象之下安放一顆溫熱的心,冰冷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溫暖的情感,柔弱的女子可以化成火焰,點亮空虛的靈魂。

有人說無論小說還是電影都充滿了濃郁的瑪麗蘇味道,其實并不盡然,除卻和狼人曖昧不清的三角戀硬傷,女主并沒有多少可以指摘的地方。貝拉能夠得到愛德華的愛情,是因為她應該得到愛德華的愛情。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丟失一些美好的品質,學會讓步、妥協,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于是堅持自我、保持強硬慢慢便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貝拉的個性從未改變,無論她給人的感覺多么羞澀、靦腆、沉悶,本質上、骨子里,一直是一個強勢的人。

人要堅韌、強大才能強勢,貝拉身上最閃光的地方是她的兇狠,那種因為執著、堅定、自我而形成的不動聲色的尖銳鋒芒。

并非對別人心狠手辣、冷酷無情才算兇狠,說貝拉狠,主要因為她有著異于常人的忍耐力。她強迫自己適應潮濕、陰冷的小鎮Forks;被詹姆斯擰斷腿、咬傷手臂,玻璃碴扎進身體,依舊不肯說出讓愛德華復仇的只字片語。愛德華離開,盡管疼痛讓她麻木,但是她依舊強迫自己接受,給他充分的自由,又在想要見到他時頻繁讓自己處于危險的境地,搭陌生人的摩托車,自己騎行,從懸崖之上跳進海里。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為之瘋狂,可以付出整個生命,轉換時全身如同烈火燃燒,依然能夠保持雕像一般的平靜。

兩個人的感情,看上去是沒有任何力量的貝拉在飛蛾撲火,但其實她才是真正控制局面和愛情走向的人,她認定了愛德華,就會拼盡全力和他在一起,其實將愛德華換成任何一個人,貝拉的決定都不會改變。愛情,只不過是貝拉生命的一種完成形式,她注定與眾不容,注定要散發出光芒,注定成為吸血鬼,這一切與愛德華無關。

電影自始至終是暗色調,貝拉自己也是暗色調,從未見過她衣著鮮亮的樣子,灰突突的大衣,寬松的格子襯衫,臟兮兮的帆布鞋,開一輛破舊掉漆的土紅色卡車上學,在被人調侃時也毫不介意。正常高中時期的女孩,怎么會有這樣的冷靜和灑脫?她不介意,是因為她不在乎,對外物的忽視源于內心的坦然。艾米特不止一次嘲笑她的笨重卡車,但是她卻覺得這樣一輛結實的車很難得,原著中愛德華堵住她前行之路時,貝拉的第一個想法是自己的車能將他的沃爾沃裝撞成碎片。只要她認定了,沒有誰能改變她的主意,她也從來不聽從別人的安排,不肯讓愛德華幫她系安全帶如此,執意生下孩子如此,對雅各布毫不手軟的攻擊更是如此。

永遠不卑不亢、不以為意的冷傲讓貝拉充滿難以一窺究竟的魅力,美卻不自知,是最為高級的狀態。如此,就不得不提到貝拉的扮演者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裝在灰突突的衣服之中,卻讓人看到了一個美麗的貝拉。克里斯汀是一個很酷的演員,并不張揚的強烈個性讓她飾演的每個角色都帶著鮮明的個人色彩,她萬年如一的冷冷表情讓貝拉看起來格外強硬。很多人吐槽她面癱一樣的演技,但是這與角色本身最為合拍。

很多時候,那些從來不說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內心深處一旦有了深切的渴望,往往能夠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并且沒有人能阻擋,追求愛情之時更是如此。

對吸血鬼題材的偏愛有著根深蒂固的淵源情結,以至于幾乎刷遍了所有的吸血鬼題材電影,但鑒于審美,那些年代久遠道具簡陋的黑白片沒有觸碰。《夜訪吸血鬼》最引人深思,《激情四百年》最令人難忘,彼時薇諾娜·瑞德還在顏值巔峰,也沒有和德普大叔分手,彼時加里·奧德曼還沒有成為小天狼星,德古拉伯爵是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角色,當然也看過《范海辛》這種不知所云的片子,浪費了休·杰克曼一張金剛狼的臉。

想要贏得吸血鬼的愛情,一定要比他更堅定,即使受到詛咒,即使魂飛魄散,只要傾注所有的情感,就能品嘗到世間最為極致的快樂。大概所有將愛情視為生命的女子,在得到愛情的同時都會失去生命,這是選擇、是必然,是命中注定逃脫不開的劫難和幸運。

可是,如果吸血鬼沒有優雅的舉止,沒有英俊的容顏,還會有人愛他們嗎?如果他青面獠牙、全身是血,是否有人肯透過可怕的外表去探尋那顆金子般的心?

沒有顏值,是否還會有一見鐘情的浪漫?如果愛德華沒有帥得令人窒息,貝拉還會被他所吸引嗎?

言情小說的瑪麗蘇之處就在于此,相愛的兩個人一定要全方面匹配,愛德華有強悍的能力,貝拉就有強悍的意志,愛德華是女生心中的王子,貝拉即使灰頭土臉也一定人見人愛。

拋開這些,電影還是有著相當的吸引力的。對于我。

愛德華不止一次被吐槽娘炮,總是一副很痛苦的樣子,當然,你可以把這個理解成柔軟,也可以理解成懦弱。在貝拉到來之前,愛德華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他的柔軟和懦弱源于對生命的質疑,源于對自己身份的不認同。憂郁的氣質,才是吸血鬼,或者說男人身上最有魅力的地方吧。他總是距離貝拉很近,讓人覺得他忍不住想吻她,其實想吃掉她才更合適。他的愛豐厚又克制,總是避免對心愛的人造成一丁點傷害,想順著彼此的心意,又覺得這樣不對。愛情里的反復懷疑與確認,愛你愛得不知所措、誠惶誠恐。

讓我格外注意的還有貝拉和他爸爸的感情,貝拉遺傳了這個身為警長的男人身上所有的特質。也正因為如此,父女之間的情感才會變得難以言說。兩個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但是從Swan警探在女兒第一次將男朋友帶回家時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深沉的愛意,“做一個爸爸真難,女兒不交男朋友要擔心,但是真的有了男朋友會更擔心”。

大抵天下父母都有這樣一種復雜的心情吧。貝拉與父親的對抗更多,因為他們更相像。貝拉對父親的傷害與和解就像所有青春期少女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這個線索繼續深度挖掘,那么大概又可以拍一個新的故事了。

一部電影看過很多遍之后會熟悉情節、記住臺詞、揣摩更多的細節,但是看很多遍依舊不會厭煩的電影并不多。

對舊物的留戀反映出的是內心的情結,歷久彌新,如同吸血鬼的愛情一樣,永不熄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