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又到了總結的時間。
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截止2017年12月22日,投資收益為13.3%,最大回撤為4.47%。
因為凈值是月度統計,所以最大回撤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不過差異不會太大。
先回顧一下今年的投資的情況吧。
1 主要投資經歷回顧
出于個人的原因,可投資資產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風險偏好較高,主要目的是賺取高收益,也能承受高回撤;另一部分風險偏好較低,主要目的是在保值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增值。
1.1 高風險偏好資金
該部分資金收益占今年總投資收益的25.11%
從2016年6月6日以來,該部分資金一直使用二八輪動小市值策略,一直延續至2017年4月22日。
因為今年3月、4月市場風格產生了變化,小市值策略突然失效,導致該部分資金凈值出現了較大的回撤。
從2017年1月1日開始,虧損了3.82%。
在認識到小市值策略不可行之后,開始使用自己研究的動態因子策略。
這個策略的本質上是一個市場趨勢策略,從2017年4月23日實盤運行至今,年化收益21.46%,最大回撤10.29%。
1.2 低風險偏好資金
該部分資金收益占今年總投資收益的74.89%。
根據去年的去求嘉年華活動,以及別人的分析,在2016年11月,我以37元的價格買入了中國平安。
然后在今年2月的時候,因為嘗試A50股指期貨對沖打新的策略,把中國平安以36.3的價格賣出了。
運行了一個多月,A50股指期貨漸漸從升水轉為貼水,對沖成本太高,并且由于輪動策略與對沖指數存在了較大的偏離,最終也在4月底棄用該策略,通過該策略投資整體虧損2%。
在此之后,開始尋找其他保值增值的方法。
例如通過價值投資的研究方式,分析了格力電器,上海機電,華域汽車,長城汽車等幾家公司。
當時在價格較為低估的情況下買入,除了港股的長城汽車之外,其他幾個股票都有所斬獲:
公司 | 投資時長 | 收益 | 年化 |
---|---|---|---|
格力電器 | 144天 | 24.5% | 74.27% |
華域汽車 | 168天 | 53.79% | 197.2% |
長城汽車 | 179天 | -12.46% | -28.63% |
上海機電 | 198天 | 35.95% | 117.81% |
由于倉位不高,這部分收益占今年總投資收益的19.1%左右。
還有一部分倉位,因為對銀行未來的預期看好,并以此為基礎找到了一個銀行輪動策略。
雖然該策略回測效果很好,但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滑點,并且滑點占收益比重太大,不大可行,最終決定同時持有多個銀行股。
從2017年7月18日至今,收益是4.02%,占總體收益的8.5%。
雖然我的賬戶只中了兩個新股,但因為通過長投的團隊打新,收益比較平滑。扣除了對沖部分的虧損,今年打新部分收益,占總體收益的41.55%。
雖然打新收益算在了低風險資金的部分,但高風險資金部分的倉位較重,是獲得較高打新收益的前提。
還有剩下一點的收益來自于港股的打新、騰訊的渦輪、ICO的嘗試等操作所造成的損益。
2 較為滿意的地方
總的來說,2017年對于我而言,雖然收益不高,卻也是一個有所收獲的年份。
相比前兩年,通過分級基金套利,跟從別人的策略,以及胡亂做一些嘗試的投資,今年寫了不少文章,既整理了自己的投資體系,也形成了一套相對穩定的策略。
2.1 對策略的堅守
從最初的使用二八輪動小市值策略,到后面的動態因子策略,中途都出現過不低的回撤。
我將每天交易的時間設置在了14:50分,并且交易的標的也多達10個。
如果策略存在交易指令,要么就全情投入,要么就來不及交易。
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思考,自然就避免了情緒方面的干擾。
通過這樣的方式,最終讓我無論盈利還是虧損,都能夠按照策略機械化地去執行,很好的堅守了量化策略。
2.2 折價買股票
以便宜的價格來買入還不錯的股票,向下的概率和空間都很小,風險是非常低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本來只想要獲得保值收益的賬戶,卻賺到了還不錯的收益。
因為股票的價格要大大低于自己的估值,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并且不為中途的波動所迷惑,現在也達到了目的。
當然,不排除今年是價值發現的一年,這樣的結果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在買入的時候,其實未來還并不清楚這一點。
2.3 事件投資的嘗試
“王者農藥”對騰訊的股價的影響微乎其微,基于這一判斷,果斷使用渦輪投資騰訊,獲得了還不錯的收益,最終驗證了自己的想法。
當然,比較可惜的是,所投入的資金太少了。
3 還需改進的地方
3.1 警惕摩擦成本
銀行輪動策略回測效果不錯,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正驗證了那個說法——“摩擦成本毀滅價值”。
與其在幾個銀行股之間進行輪動,還不如平均持有這幾個銀行股。
從一開始的心存幻想,到后來的承認現實,中間損失的不僅僅是資金,也有盯盤的時間。
3.2 拿來的不是自己的
在投資上,魯迅的“拿來主義”一再被人提起,現在雪球上抄作業也很方便。
但是有時候拿來的,還不是自己的。
只有經過自己真正的消化,才能使用,否則的話最終還是會丟掉。
我今年2月賣出中國平安,就是因為這個。
如果放到現在,價格都翻了一倍多了。
之所以沒有拿的住,之所以這么快拋出,是因為當時覺得找到了“更好”的投資策略——A50對沖打新策略。
當然,事后回首,哪一個更好已經不言而喻了。
3.3 控制心中的欲望
想要通過投資來實現一夜暴富,也許每個人心底或多或少都埋藏著這樣的想法。
同樣我心中也還抱有這樣的念頭,對于ICO的嘗試,其實就是這樣的念頭在冒泡。
還好總投資的金額不高,最終虧損的也不多。
人可以有欲望,但更重要的是對欲望的控制。
太陽下沒有什么新鮮事,那些在牛市中巨虧的故事一再重演,真的是“咎莫大于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