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國的第一艘金船破浪起航的時候,很多80、90后正處于成長階段,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襁褓嬰孩時期還處在貧苦經濟的背景下。那時候,文化的潮流剛剛涌入中國大地,爺爺奶奶輩的人對知識有著信仰般的崇拜。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若我未曾經歷這二十年的教育,突然識得文字,知道如何表達和傳刻我的思想,有了一條可以貫古通今的道路,我大概也會像信徒瞻仰佛光一般的感激文字帶給我的世界。也許是因為長久動蕩之后才盼來安穩,在各種書籍和影視的描述中,那時候的人真的簡單如白紙,我羨慕那時候沒有過多心機,可以信仰大家的信仰。后來,中國的經濟急速發展,成長中的80、90后成為蜜汁澆灌的第一批花朵,在飽食衣暖物質無憂的情況下,人們開始重視精神上的需求。于是,孩子們一代勝過一代的聰明伶俐,詩舞畫樂,各有所長。可是精神需求的不斷成長并不能充實現代人的內心。
? ?提起80、90甚至00后,人們直觀的想法是:衣食無憂,精神叛逆。不可否認,金錢主義的迅速生長和思想解放的潮流讓我們感到迷茫,從小灌著雞湯長大,很多道理說起來也許比長輩們還要振振有詞,但那種切身入骨的體驗對我們來說太過遙遠。
? ?我總覺得,人只有出于本能的追求才不會覺得空虛,生存也罷,愛好也罷,當一件事成為你的生命,變成你精神的依靠,為此而過的每一天都會無比充實,因為這無關爭斗,關乎存亡。
? ?極度物質,感情泛濫而又自我空虛。這也許是這個時代的漩渦,我們深陷其中,但未必是入絕境。在物質和精神的需求中找尋平衡,在愛和被愛的欲望中建立支點。
? ?人生,不光是努力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