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來了,老大如何愛?

二胎時代來了,你有沒有被熱情地催生?你有沒有想象過,生個二胎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子?

朋友育有兩娃,大的兩歲半,鬼馬精靈。小的七個多月,粉嫩嫩圓嘟嘟滿地爬。

恰是春天,帶兩個孩子春游,會不會有這樣一副畫面?一行行開滿粉色桃花的樹下,大女兒興奮地到處跑,小女兒爬墊上玩桃花,小兩口愜意地坐在一起,旁邊還有拿糧喂水的老媽……

朋友說:不會,會亂成一鍋粥。

那天她從醫院帶老二回家,躺在床上,看到老大怯怯的站在門口,定定地望著她,不肯走近。老大的內心有著怎樣的波瀾,她尚不會表達,我們也不得知。只是,小孩子是不需要語言的,她的感覺告訴她,媽媽消失了幾天,回來后家里多了個娃娃,一切都不一樣了。

她的爸爸媽媽,也成為了妹妹的爸爸媽媽。她睡覺的床,成為了妹妹的床。她不是要挪出一個位置,而是要騰出一個位置,從此和姥姥一起睡。無論怎樣踢被子打滾說夢話,身邊沒有了媽媽,也沒有了爸爸。

我再見到她,感覺她一下子長大了。

她邁著兩條小胖腿,從客廳蹬蹬蹬跑到臥室,帶我們看她的妹妹。那個長大的感覺,是因為她的身份不同了,她是姐姐了。爸爸媽媽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了。那時候,她兩歲多一點,在我看來,她真的很小,像個長不大的精靈。

有時候,兩個小家伙都很乖。老大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翻找自己喜歡的衣服穿。老二睡醒自己玩,也不鬧,除了吃奶就躺在嬰兒車里,在里面學會了翻身或躺或趴,咿咿呀呀。

怕就怕,老二在吃奶,老大要抱。怎么安撫都不行,老大一巴掌沖老二拍下來,老二扯開嗓門哭。每天睡覺時,她累的怕是除了頭發不疼,渾身都疼了。

這一天,在朋友家撞見這樣一幕。

對門的鄰居帶著女兒來玩,兩三個月前,三歲半的女孩晉升為姐姐,家里多了一個弟弟。小女孩啃著自己的手指頭,哭都沒哭一聲,不費吹灰之力果斷分床。

兩歲半的孩子和三歲半的孩子在客廳的陽臺上一起玩沙子。朋友的老大拿塑料鏟打了對門女孩的頭,對門女孩的媽媽制止:你要再打姐姐,我就要打你了。

打掃衛生的朋友奔過來,提醒老大:你打姐姐她會疼,我捏你你覺得疼了嗎?

反復兩次,老大也許被捏疼了,哭將起來,丟下鏟子要媽媽抱。朋友邊打掃衛生邊開始對老大進行思想教育,像每一個對孩子有期待的媽媽一樣,有愛但感覺不溫暖。

老大從磨人的啍嘰升級為哭泣,再從哭泣上升為眼淚絕堤,站在客廳任誰也拉不動,抱不走。拒絕姥姥,也拒絕媽媽,鼻涕眼淚淌了一臉,朋友嘆息地看著老大無能為力。最后的最后,哭累的老大在朋友懷里慢慢睡去。

朋友連連搖頭:怎么辦?在家里時不時侵犯老二,拿起東西就打。天冷很少出門玩,來了小朋友玩一會兒就開始戰爭。你說,玩的好好的,她為什么要哭?

我看到的是,在她和小朋友發生沖突時,沒有了可以依靠的安全島。就連媽媽也過來捏疼她,她更不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相處,又表達不出,只好用哭鬧來表達她的無助和委屈。

甚至,老大都知道自己是個壞蛋。至于怎么壞,可能大多也來自于和妹妹的沖突,養育者給出的評判。對一個兩歲的孩子,她的媽媽成了妹妹了媽媽,她的床成了妹妹的床,她不能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這都是這個“入侵者”造成的。如果沒有妹妹,她仍然是所有人的寶貝,而現在,她感覺被拋棄了。不止是妹妹,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搶走她的爸爸媽媽。當她被打屁股的時候,她開始學會去攻擊,學會保護自己。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她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愿、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一點兒也沒有折磨媽媽、蠻不講理的意思。

只是,她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更多的是,她缺少了一份安全感。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在哭鬧時成人招架不了,用恐嚇“再哭,陌生人把你帶走;再哭關你小黑屋;再哭打你屁股,再哭媽媽不愛你了”這樣的語言,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恐懼感,她擔心被壞人帶走,不想體驗冰冷的黑房子,不想被打屁股,她的世界里開始出現了沒有體驗過的很多害怕的事情。這個世界太不安全了。

膽小的孩子,一部分來自于被恐嚇,另一部分來自于養育者的性格。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媽媽。

在一次親子活動中,她五歲的兒子被小朋友攻擊,我看到她拉住兒子的手,很認真地告訴那個小朋友:你不能打弟弟,我不允許。他是我的兒子,我要保護他。然后,他牽著自己的兒子走開了。

作為一個孩子,無論他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父母都是他可以依靠的港灣,在那個安全島他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愛,會受到保護,也可以感受到來自于媽媽內在的力量。這無關于兩個孩子誰對誰錯,當那個威脅和傷害來臨時,你是不是孩子的依靠?

看到這一幕,我的眼里浸滿了淚水。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在父母面前,他都是弱小的。在父母前面,他需要百分之百的被接納,被理解,被認可。當他的不當的行為被接納了,才更容易幫助孩子導正,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達到雙贏的相處模式。但這對于一個兩歲的孩子,太難了。尤其是,在她還沒有建立安全的生存模式時,她更需要的是媽媽的呵護和尊重。

當我們面對兩個孩子,達到情緒崩潰的邊緣時,首先要做的不是去主張正義,而是放松自己,好好善待自己。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你也會和孩子一樣,容易發脾氣。借用賴佩霞的一句話:我發火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我情緒管理不好。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在老大有需求時,有沒有去滿足他的需要?在他嫉妒時,有沒有告訴他,媽媽愛你,也愛妹妹。在他覺得被拋棄時,有沒有常常擁抱他,有單獨的時間陪伴他。有沒有告訴他:你是第一個出生的孩子,你比妹妹大兩歲,爸爸媽媽愛你的時間比愛妹妹要多。家里的東西你有第一優先使用權,房子是你先住過的,床是你先睡過的,媽媽是你先叫過的,姥姥是先抱過你的。所有的一切,妹妹用的都是二手的。

當那個孩子感覺到愛,才能夠讓愛流淌起來,才愿意學著如何愛弟弟和妹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住宿舍,在公用水池洗刷時,如果這時候來了一個人,你肯定會抬眼去看他的,即便是你沒有去看他,你的視野里肯定會有這么一...
    瑩鴿鴿閱讀 145評論 0 0
  • 認識復盤從即將結束的工作中,總結好的地方,吸取不足的地方。從"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規律"四方面進...
    合肥李風麗閱讀 188評論 0 0
  • 總算不加班了,雖然任務沒完成,天天加班確實遭不住,不曉得是那兒來的動力導致這么多人愿意加班。明天就可以跟隨自己的大...
    啊貴閱讀 112評論 0 0
  • 1,我:來了一項任務,請問不知道是否方便提供一下表格哈?對方:如果方便的話,請來辦公室共同協商。2,我:為什么呢?...
    我愛穿馬甲閱讀 139評論 0 0
  • 青春就像一首寫不完的詩 無論你怎么描繪 總會有遺憾 總會有迷失 你要知道 走過這段 你會看到一個明亮的前方
    十六ya閱讀 12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