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逗,圖/攝圖網
1
沒有胃口吃米飯的時候,我經常去一家重慶面館吃面,店里面有各種粉面,從排骨到牛肉,再到雞雜,應有盡有。
我唯獨喜歡吃牛肉桂林米粉,米粉爽滑,牛肉勁道,微辣的口感,再配上一瓶飲料,晚餐都變得特別噴香。
可能是我固定吃一款產品,又或者是我的長相標志性特征明顯,店掌柜和他老婆,都認識我了。
時不時地,我坐在那里咻咻咻地吃粉的時候,老兩口就跟我聊天嘮嗑,更像是家長里短的嘮嗑吧:
小姑娘,你們幾號放假?今天天氣蠻冷的,注意保暖啊~你覺得今天牛肉口感怎么樣?
似乎,每次他們跟我聊天,都不用前言鋪墊,沒把我當外人一樣,就直接說說話了。
2
因為牛肉好吃,米粉也是我喜歡的口感,我也就沒想著要換別的店去吃了,也沒換別的產品試試,于是連著吃了一個月的牛肉桂林米粉。
每天在晚上,七八點,我在同一個座位上吃,吃完就走,不知道老板是幾點打烊的,我吃完他們仍然繼續忙生意。
直到有一天晚上,由于加班太晚,回來的時候接近11點,附近的店都打烊了,饑腸轆轆的我,沒有找到一家飯店。
寒風肆虐,冷得我直發抖。
想起那家重慶面館,不知道打烊沒有,趕過去看,幸好,他們還沒打烊,天氣比較冷,大街上冷冷清清,店里面也沒有其他客人,就我一個人。
可能是沒什么生意,也可能是老板想跟人說說話吧,他欲言又止,放下手里的活兒,坐在一旁。
很意外地,老板起身給我開了一瓶可樂,然后坐在我旁邊,我就找話題跟老板聊了:“老板,您是重慶人吧?感覺您這粉面的味道特別正宗。”
老板說:我這店開了十年了,小食類的產品換過不同口味,招牌主打產品口味都是我女兒喜歡吃的味道,一直都是一個味道。
之前沒聽說過老板有女兒,心頭多了一些好奇:哈哈!沒聽您說過您有女兒啊,您女兒多少歲啦?比我大嗎?
老板微微皺了一下眉毛,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我女兒還在我身邊的話,應該也是跟你年齡相仿,你跟我女兒有些神似。
3
老板的神情突然變得憂傷,不知道是不是女兒的話題敏感了,他去了一瓶白酒,一個人坐在旁邊喝著。
在斷斷續續的描述中,我厘清了老板的女兒和這家店的關系。
大概是在十年前,老板和老婆夫妻關系不和,三天兩頭吵架,老婆脾氣一上來,把家里的鍋碗瓢盆摔得稀巴爛,家里少了暖意,他回家得越來越晚,甚至是徹夜不歸,夫妻兩人完全疏忽了正在讀中學的女兒,不知道女兒在這個家庭中,承受了什么樣的痛苦或者壓力。
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老婆提出要離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女兒突然離家出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夫妻兩人才晃過神來,女兒沒了!家也沒了!
他們找女兒找了好久,很可惜,一直沒找到,一夜之間,老板的頭發白了,而他的老婆也不再和他吵架了,夫妻兩人似乎突然才懂得了什么是家。
夫妻兩人沒吵架之前,偶爾會下面給女兒吃,而這家店也正是以他們那個曾經離家出走的女兒喜歡吃的面食才開的,女兒喜歡吃牛肉面。
他們希望,有一天,女兒吃到了這個家的味道了,還會再回家。
于是,夫妻倆守著這個店,守到了如今。
老板說:說不定女兒哪天就回來了。
我看到老板的眼里似乎有液體在流動,肩膀微微顫抖,飽經風霜的一張臉,掩飾不了對女兒的愧疚。
4
或許,這一份守候,沒有一個期限,也沒有一個歸期。
或許,等領悟到家的意義了,卻已經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或許,這家店,是老板的自我救贖,也是他對女兒的等候。
或許,我們總是太自私,把所有的壓力都推給了別人去承擔,直到別人潰不成軍。
或許,我們一直都在愛的路上苦苦掙扎,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愛意。
或許,對于某些人來說,一個味道,就是一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