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隨時隨地,未來就是現在。
這句話可以展開成三句話,前面兩篇文章《讓學習隨時隨地,未來就是現在(一)》和《讓學習隨時隨地,未來就是現在(二)》已經討論了“隨時隨地學習,隨時隨地玩耍”和“做好后處理,碎片化學習才有效果”,今天接著說第三句:
沒有前處理,碎片化學習無從談起。
1. ?沒有成形的知識體系,學到的新東西不知道掛在哪里?
先來溫習一下《讓學習隨時隨地,未來就是現在(二)》中提到的碎片化學習后處理——
后處理只需要簡單的兩步:
1)用自己的語言復述。
2)把新東西納入已有知識體系中。
然后,很多小伙伴從來沒有試過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沒有經過梳理的知識庫,就好像一個沒有用心收拾的房間,生活物品散落在各個房間,要用的時候滿屋子翻找,效率很低,經常還找不著。
而經過梳理的知識庫,就好像一個經過整理收納的家,東西雖然多而雜,但各就各位,需要什么能夠迅速找到,效率很高。
那么,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呢?推薦一個簡單實用的工具——思維導圖。
先畫一張總覽圖,如上圖所示,中心圖就是你的頭像,由中心圖放射出幾條粗線段,代表你所具備的知識大類:
比如你目前從事的工作,金融、設計、營銷等;
比如你讀書時的專業,英語、汽車、電子等;
比如你多年的愛好,唱歌、長跑、美食等;
比如你計劃拓展的技能,越野、力量訓練、編曲等;
最后留一個“其他”。
中心圖直接放射出的粗線段盡可能少,因為這代表了你的人生規劃——有限的生命中,你要做好哪幾件最重要的事情?
繪制總覽圖,需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給自己一到兩周的時間充分考慮,參考親友師長的意見和建議。
繪制完成后,貼在醒目的地方,避免經常修改。
每年制定年初計劃和撰寫年終總結的時候,對照著總覽圖分析自己在各個方面的進展和不足。持續三到五年,再根據情況,考慮是否修改和調整。
2. 有了總覽圖,針對每條粗線段,進一步往下繪制分支思維導圖。
以英語為例,可以如下圖這樣細分。每個人的思考習慣不一樣,分類方式也不一樣,只要便于閱讀和記憶,便于查找和增補,無論哪種形式都可以。
讀到這里,你或許已經明白了。碎片化學習的前處理指的是主動構建和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通過思維導圖這一簡單實用的工具可以完成:
1)繪制總覽圖,即人生規劃圖
2)繪制子圖,細化各分支的內容
有了總覽圖,就明確了大的方向。
當別人向你推薦書籍的時候,當朋友圈刷到有趣的微課時,首先要做的是和總覽圖進行比對:這本書或這節微課與我的規劃有關聯嗎?
如果有,關聯性有多強?如果沒有,是否有必要在”其他“項進行擴充?
這樣一來,碎片化學習才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才能及時整合到已有知識體系中,才會有效果。
終于把三句話講完了,事實上,它們的邏輯順序是這樣的——
1. 沒有前處理,碎片化學習無從談起
2. 做好后處理,碎片化學習才有效果
3. 隨時隨地學習,隨時隨地玩耍
讓學習隨時隨地,未來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