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將迎來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
“雨生百谷",谷雨時節,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此時,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谷雨到,春季將盡,夏季將至,萬物生長,蒸蒸日上。
正所謂:"一年之季在于春",谷雨時節,是養生的好時節。
谷雨時節,少食一味,多吃二菜,常喝三水,身體安康,少生病
少食一味——酸味。
酸性,有收斂、固澀的特性。
谷雨時節,食用過多的酸性食物,會妨礙人體氣機的疏泄,不利于人體陽氣的生發,此時,應該省酸增甘,以養脾胃,增強人體免疫力。
谷雨時節,多吃二菜
1:香椿炒雞蛋
谷雨吃嫩芽,香椿芽,是不錯的選擇。
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且富含營養,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此時,多吃點香椿,可提高免疫力,健胃、理氣、抗菌、消炎、潤膚。
推薦香椿的吃法,就是炒雞蛋。
把春芽掰下來,洗凈、切碎,打兩個雞蛋,拌好,放少許鹽,鍋中放少許食用油,下鍋,翻炒,轉眼間一盤滿屋飄香的香椿炒雞蛋就做得了。
2:涼拌蒲公英
谷雨時節,挖點蒲公英嫩芽,也十分美味。
并且,蒲公英,有著“春季下火草”之稱,去火消炎,有助于對抗“春火”。
挖來的新鮮蒲公英,除了直接蘸醬吃,還可以涼拌著吃,是非常不錯的吃法。
將蒲公英焯水后,冷水沖涼,佐以佐料,做成一款清脆爽口的蒲公英。
餐桌上擺這樣一盤色澤翠綠,味道鮮美的菜肴,一定會讓家人胃口大開的。
谷雨時節,常喝三水
1、山刺玫花水,疏肝理氣
谷雨過后,氣溫回暖,易出現疲乏、無力、倦怠等。
此時,沖泡一些具有辛香氣味的花茶,可喚醒身體,振奮精神,激發人體活力,趕走春困。
山刺玫花,泡水喝,是不錯的選擇,還可疏肝理氣,改善不良情緒。
山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其性質溫和,最解肝氣郁結,能調理肝氣。
作為花茶,山刺玫花,香氣濃郁,可疏解改善不良情緒,使心情變好,肝氣抒發,有助于對抗春困。
2、紫蘇藿香湯水,健脾利濕
谷雨過后,濕氣比較重,易侵犯人體,危害健康。
此時,要注意防濕除濕,喝點紫蘇藿香湯,是不錯的選擇。
用陳皮,紫蘇葉,藿香、草果,干姜,煎煮或沖泡,分三日飲用,即可。
陳皮,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溫胃散寒,燥濕化痰。
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其發汗能力較強,可解暑降溫、祛濕解乏。
藿香化濕,消痰利肺,草果溫脾燥濕,干姜溫中散寒,搭配在一起可起到溫陽散寒,除濕,調理脾胃,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增強對抗病毒的能力。
3、谷雨茶水,生津止渴
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可生津止渴、消暑清熱、祛病延年。
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鮮活,香氣怡人,喝谷雨茶,可以清火、辟邪、明目等。
谷雨時節,還要護好身體三處,助力健康,少生病
第一處:肝臟
春氣與肝相應,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有了春天的肝生,才會有夏天的心長,秋天肺的收斂和冬天腎的潛藏。
所以,谷雨時節,一直到立夏之前,要抓住這段養肝黃金期,做好肝臟養護。
1、多歡笑
春季,肝臟比較活躍,肝氣波動較大。
肝,主疏泄,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狀態。
生氣、抑郁等不良情緒,十分容易導致肝氣郁結。
進而出現失眠、抑郁、煩躁、乳腺增生、胸脅脹痛等,危害健康。
因此,一定還要注意,疏解肝郁,避免傷害到肝陽,要多歡笑,保持一份美麗的心情,有助于肝氣的抒發,減少肝郁氣滯。
2、勤敲腿
肝經在大腿內側,膽經在大腿外側,經常敲打大腿,可疏通肝經經絡,促強肝臟,促進排毒。
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
然后,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第二處:脾胃
春季肝氣旺盛,脾胃較衰弱,而谷雨前后,脾胃會逐漸旺盛起來。
此時,是養護脾胃的關鍵時節,一旦脾胃虛弱,則會影響運化水濕。
而谷雨時節,本就濕邪較重,一旦體內濕氣較重,便會損害脾胃健康。
此時,養護好脾胃,運化水濕,減少濕氣對人體的危害,對健康大有裨益。
1:生姜大棗煮水
用生姜、大棗一起煮水喝,有益脾胃健康。
姜,可驅趕病邪,大棗,可保護腸胃,搭配在一起,可避免姜的刺激,補體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
2、揉腹部
經常按揉腹部,可健脾和胃。
平躺,全身放松,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
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
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
第三處:關節
俗話說“谷雨寒死老鼠”。
谷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一定要提防風濕類、關節類疾病發作。
關節,最怕濕與寒,谷雨過后,雨水漸多,空氣濕度大。
谷雨時節,是很多風濕關節疾病,嚴重發作的時節,此時,要格外注意保護關節。
有風濕性關節炎者,洗浴、洗衣服時,最好用熱水,盡量避免淋雨。
可以做做關節操,端坐在椅子上,單腿90度伸直,用力抬高,一只腿100次。
切記,不可雙腿同時抬高,否則,可能對關節健康不利。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