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腰纏萬貫的溫州人在我們宿舍過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提起溫州人,特別是溫州的生意人,總會和現今社會許多經濟熱點掛上鉤,小至鈕扣皮鞋,大至房地產乃至風靡全國的“溫州炒房團”。

溫州人的敏銳,豪氣,精明,強干,無不可圈可點。

溫州人似乎與生俱來擅長經商,善于捕捉商機,總挺立在經濟潮頭。

溫州人相互初次見面,愛用一句極其拗口的溫州方言打招呼,然后再問你家做什么的,而不喜歡問你家是哪里。

非常幸運,我同學中就有來自溫州的。

當年我們在校只顧埋頭學習,根本不會想到別的,而來自溫州的同學卻從來沒忘記自己的身份,在學習之余會抓住一切可利用時機,力所能及地幫助異地經商的親友采集市場信息,商品的價差,用電話或者書信反饋給親友。

更有幸的是與溫州同學成為室友,使我這個從大山里出來的井底之蛙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腰纏萬貫,什么是見錢眼開。

那用錢壘起來的場景讓我至今難忘。

那天是晚自習課后,我回到宿舍,發現宿舍里多了兩個陌生人,看到我還朝我點頭微笑。

打過招呼才知道他們是室友的親屬,從溫州過來,該室友出去為他們買夜宵了。

不久,買夜宵的室友很快就回來,手中拎著一大袋吃的。

在他們邊吃邊聊中,我多多少少聽懂了一些。

他們來省城進貨,不方便住旅店,今晚要住在我們宿舍。

當時我已在床上,得知他們要在這里過夜,很替室友犯愁。

宿舍里總共8張床,已經睡了7個人,另外一張床堆滿雜物,根本騰不出地方。

再說學校有規定學生宿舍不允許留宿外人。

室友考慮再三,最終把自己床位讓出給親屬,他自己則與同學拼鋪睡。

雖然是擠了點,但終于能安排住下了。

宿舍并不查夜,只要大家絕口不提此事,學校不會知道。

我躺在床上也為室友松了一口氣,心中不免為他們感嘆,做生意還真要精打細算。

正要入睡,可接下來的一幕頓時讓我驚訝。

在室友親屬解開外套脫衣時,我看到他們腰間綁扎著好幾條鼓囊囊的米袋,類似于以前部隊行軍途中斜背胯間的那種長條形米袋。

看到我們滿臉疑惑,他們邊解下米袋邊笑著說:這里面裝的是錢,帶著這么多錢睡外面不安全,不好意思打擾你們了。

這都是錢!

望著桌子上高高堆起來的七八條鼓囊囊的米袋,我想象不出這是怎樣的一筆巨款。

當年我們在校每月的開銷不超過30元即可吃飽穿暖,人民幣最大面值也不過是10元。

要是米袋里的錢全倒出來堆在桌子上,那該是怎樣壯觀的場景,豈不就是金燦燦的錢山。

溫州人真有錢。

別說這么多錢,當時的我連一萬塊都不曾見過,在我們老家,萬元戶是要被政府獎勵戴大紅花的。

向來對金錢概念比較模糊的我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要是自己有這么多錢,都不知道該如何花。

先買輛自行車,去西湖邊兜一圈?

買個的雙肩包,準備來年暑假去做社會調查?

買個踢不破的足球?

……,……。

當晚,我竟然失眠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