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講的是亞當和夏娃的一天,也就是講到我們祖先(亞當和夏娃)他們那時候的生活。
總的來說,讀完這一章還是蠻讓人腦洞大開的,蠻有意思的,總結幾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說說。
1.“貪吃基因”:這一理論得到廣泛的接受,就好像高熱量的食物我們都知道吃多了不好,但我們骨子里還是抵擋不了它的誘惑,其實想大口吃下高熱量的食物的直覺本能就這樣深植在我們的基因里。作者舉的一個例子比較讓我深有感觸,即便我們今天住在高樓大廈,但家家戶戶的冰箱早就塞滿食物,因為我們DNA還記得那些在草原上的日子。(點贊!哈哈)
2.“遠古公社”:遠古公社時期的人通常是一位女性要和好幾位男人做愛,他們相信生出的孩子不失來自某個特定男人的精子,而是媽媽子宮里所有累積精子的結合。(其實讀到這事覺得那時的人好愚蠢,但是也直到現代胚胎學發展之后,證據顯示孩子只能有一個父親,所以畢竟科學不發達,人腦智力達不到,還沒有得到科學的證據.但文章后面說到有證據顯示,自從采集時代以來智人的腦容量是在減少,因為人類開始專注于自己所從事的一小片領域,有時需要靠別人的生存技能才能活下來,其實我覺得不然,時代在進步,人腦也在發展,只能說我們的腦容量開發還有無限的潛力,只不過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大背景,各部分越來越精細,越系統,我們也懶得涉足無關乎自己領域之外的事。)
3.狩獵采集社會的特點是各有特色,大不相同。而現在的采集社會不同于遠古社會(現在采集社會主要位于氣候惡劣,地形險峻,以前的地形都比較肥沃),通過現在來推斷以往更是難上加難。
4.讓我比較崇拜遠古采集社會的一點就是他們每周的工作時間比較少,而且他們的勞動模式是腦力和體力相結合,一方面鍛煉腦反應,又鍛煉了肢體運動,想想我們現在社會,每天做在電腦前,敲著鍵盤,身體落下了很多毛病,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智力方面好像也沒什么長進,覺得悲哀!有時更是因為工作任務繁重,吃快餐(越來血多的垃圾食品),不像遠古時期風度多樣的飲食,另外肥胖癥也在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