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制《2014-2015年高校薪酬報告》(2014- 2015 College Salary Report)時,網站Payscale.com做了一個調查,問受訪者是否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然后根據認為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的受訪者在各個領域所占的比例,來對207個高校專業進行排名。這份排名覆蓋了眾多專業和職業,高居榜首的是教牧學專業。
課程定位:教牧學
? ? ? ? ? ? ? ? ? ? ? ? ? ? ? ? ?地點:世界各地的神學院
Q: 先聊聊什么是“教牧”咯
按圣經所記:應有許多當職事的,分擔照管教會的責任,其職事雖多,其工作不過教牧二事而己。所謂“教”者即教導人的,或亦稱曰:“勸化”,在長老職分里,亦負有教導之責。所謂“牧”者即牧養人的,經上稱“牧師”亦作“治理”“引導”“照管羊群”之意。
Tips:《圣經》中把耶穌基督喻為羔羊,有時也把普通的基督教信徒比喻為羊。
總之,“教牧”即教導和牧養的職分,在教會上是不能偏廢的。長老、牧人、監督、牧師都是一個職分。但是在一些職分還沒有明確的教會中,那些教會的負責人和傳道人都是“牧者”。
雖然教牧學一名是取自圣經的牧人比喻,要為教牧學立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卻是非常困難的。教牧學是一門關乎神學與牧養工作之關系的學問。一方面它要為牧養工作提供一個神學基礎,從神學角度反省牧養經驗;另一方面,它亦要從牧養的角度來作神學反省。
Q:教牧學畢業后咱可以去哪兒?
基督教牧師的選拔和按立是一件很嚴格的事情,它需要你對《圣經》有相當夠的認知和解釋,對教會有相當重的抱負,對基督教或者說基督徒有相當足的責任心,并且有圣靈,圣經和眾門徒同證“這個人”是可以接受牧師的工作,同時你要有實際的引導經驗和能力。他們的學識從各區域的神學院而來。
天主教有神哲學院可以進修,他們會教授基督教神學,基督教倫理學、美學、邏輯學、哲學、教會歷史、社會學、聲樂、圣經解釋、修辭學等等幾十門課程,歷時七年(前三年專修哲學、修辭學、歷史等)。歷時四年,學位有本科和碩士,博士。
學生通過在該專業的學習后,可以在很多領域實現就業,包括有政府部門、教堂、教育機構、社區、社會組織等,從事相關的工作。
Tips:順便說一下,牧師這個群體在中世紀歐洲可算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群人。
因為在古代,神父有很多接觸和閱讀經典書籍的機會。并且,在西方,很多的經典和書籍都和基督教有關,西方社會的精神和表達的內核是依據基督教信仰的外延和原則而逐漸形成的。
Q:教牧學的發展
雖然圣經里面包含很豐富的教牧學資料,但它并沒有提出一套完整又具體的教牧學系統。在早期教會,教父曾寫下不少杰出的教牧學著作,但到了中世紀,教牧學的發展很少,整體而言,人們還是不太看重這門學科。直到十六世紀的天特會議和在改教家的作品中,教牧學才再受重視,牧養的水平也大為提高。
教會對高素質事奉的需求愈來愈大,教牧學在十八世紀慢慢就獨立起來,且與現代學術的關系亦愈來愈深。其后一世紀,很多重要的教牧學作品相繼問世,它們均從現代科學和哲學得著不少亮光,使人對事奉更有系統及全面的了解。但到了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教牧學又再受冷落,著述都成了圣工人員的工作手冊,不再是具有神學深度的作品。
在二十世紀教牧學再度受到重視,它有重大的發展,這要歸功于波新(A. T. Boisen)的工作,他把臨床實驗引進來,也訓練圣工人員。他的學生希次拿(Seward Hiltner)的影響力更大,在《教牧學導論》,他指出醫治、維持及指引,對教牧學來說是最重要的。他更指出,我們必須把人看作一個全人來牧養;他把教牧學與心理學相連起來,并且強調神職人員必須接受心理學的訓練。
Q:收入怎么樣?
文章開頭的《2014-2015年高校薪酬報告》指出,這個領域中有高達93%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工作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過,他們職業生涯中期的薪酬中值為46,000美元,數額并不是很多。
幾年前,赫芬頓郵報的一篇文章曾聲稱,在美國,薪酬最好的牧師們每年能收入數萬甚至是百萬美元。然而,整體地來看美國牧師的工作的話,就像很多其他工作一樣,他們是分層次的。以猶太拉比為例,經常帶領大聚會和在訓練上有數年經驗的拉比,每年收入可達14萬美元。然而,天主教里,那些在小一些教會的神父們,每年賺2.5~3萬美元。
僅有少數出類拔萃的牧師能拿到大筆薪資;但是,那些人也傾向于在慈善機構和社區延伸上做出很大的貢獻。華理克牧師將其在馬鞍峰教會25年的工資,全部地奉獻給這間教會,并帶領建立了面向全世界的慈善機構。
“16年來,我一直住原本的房子里,開著已有10年歷史的福特卡車,帶著在沃爾瑪買來的手表。你知道,對我來說,如果你有了一條很好的牛仔褲和舒適的T恤衫,你就沒有更多的需要了,”華理克還跟記者談起他是如何不容許從暢銷書所得的收入影響他的。
得克薩斯州團契教會的牧師艾德·楊格,幫助服侍在海外服役的美國軍隊。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采訪中,約爾·歐斯汀被問到,一些大教會牧師怎樣賺到看起來有些奢侈的數量的錢。“我認為我們不得不為上帝的祝福而表示歉意,”歐斯汀說,“但是錢不是我們生活的焦點,錢也從沒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
是的,對于身處信仰中的他們來說,神學院的教育,可不能被看作是得到工作的一份憑據。
撰文/張婧婧
腦洞大開職業學堂 誠意原創。如需轉載,請后臺留言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