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五年(1)--廖小魚隨筆

? ? 我一直認為人的交際圈是有限的,有人要進來,就代表著原來圈里的人要出去,很無奈但是還得繼續!懷揣著夢想,帶著畢業各種離別的傷感開始了我的找工作之旅!

? ? 從6月到8月之間,我面試了大概10個公司,最后有明確意向的就剩三家,北京天云,神州數碼以及亞信聯創(那個時候北京亞信和南京聯創正好合并)。先講講北京天云,這個我從來沒有和朋友講過,2011的時候云計算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概念,而且整個南京辦事處就一個經理加一個秘書,而且給的薪水很高,還說工作一段時間后會配股,讓我感覺有點不真實,我當時猶豫了,回去和女朋友商量決定腳踏實地一點,最終放棄了,一直到后來我才知道北京天云也是老田搞出來的,和亞信一個老板,這就是命運,而且說不定我錯過了什么!

? ? ?當時亞信聯創有我認識的一位一起學IE的朋友柳公子(南京人,一個拆遷戶,家里獨子,其他不多說),再加上能學到碰到的東西比神馬多,雖然神馬給的offer高,但是我還是選擇了亞信聯創。我進的部門ITS(系統集成部)原來屬于南京聯創的起家部門,里面的員工都是老員工,當時部門就我和柳公子兩個剛畢業的,當時也就沒有培訓什么的。我們只參加2天的公司歷史介紹后,直接開始干項目了,一般接到項目之前只有一個售前方案,部門安排兩個人,一個網絡工程師和一個系統工程師,緊跟著和客戶溝通,準備割接方案,確認項目實施時間,直接開干。那段時間也是成長最快的,在入職前我是路由和交換方向的IE,但是項目中不僅僅只有路由交換,而且還是不同廠商的,還有防火墻和四層交換等,沒辦法只能自己去研究學習。記得最多的就是夜里空空蕩蕩的機房,割接過程中碰到問題,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但是沒辦法只能叫自己冷靜下來,慢慢排查,往往問題解決后,那么冷的機房還是一身冷汗,這也是我來華為后感覺亞信技術支持做的不好的地方,下面我講幾點亞信和華為的不同。

? ?1.技術支持:亞信大都靠的自身的能力,實在不行才會麻煩部門其他人一起討論研究,那個時候有些問題我大都都是和柳公子兩個人一起查資料研究,很少會麻煩部門其他人,因為大家都很忙不一定有時間。但是華為有強大后援團,如果割接碰到問題,一個會議24小時都能拉到研發或者專家一起去研究解決。

? 2.上班打卡:來華為之前,我都不知道IT公司還需要打卡的,亞信相對比較自由,只要你完成分配給你的項目,正常上下班的時間沒有硬性要求,而華為只要你一天不出差,雷打不動早上8點半上班打卡,晚上6點以后下班打卡,這也是剛來華為比較難適應的地方。

? ? ?我一直覺得人生無所謂對錯,只有一直不停的往前,也只有前路能給你答案。那個時候我和女朋友(現在的老婆)住在馬群合租房里,兩個不會生活的人努力的生活著,反倒沒有彷徨只有對未來的憧憬,還記得很多搞笑的事情,比如她把非常老的韭菜當成蒜苗買回來做紅燒肉,我們一直到做好吃飯的時候才感覺不對,兩個人笑著吃完那頓飯。畢業前她說她要考研,但是總能找到各種理由不去上課,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就像最近學車,一個月去一兩次,已經學了近一年了,還在學科目一,我估計教練都不認識她。

? ?就這樣我在ITS江蘇區域干了大概半年,一直到部門調整,我去了中國集成總部,開始了全國范圍的出差,項目主要是電信集團或者移動集團的項目,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