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有個朋友小明面試一家市場調研公司,公司給出面試試題,“如何給國企提供展示我們的調研服務”。第二天早上就得給方案。
小明和大部分人一樣,開始百度,還有模有樣的開始寫了!我的天啊!我跟說這樣不專業!
于是小明問了下我,因為這方面我一點靈感都沒有,我就讓她去問一位英語老師霞姐(化名),這位英語老師25歲研究生畢業,而且年紀輕輕就當上辦公室主任,同時,對方的伴侶也是高校的領導。我是覺得她應該有這樣的圈子,可以咨詢。
這是基于遇到不懂的問題,先找專家的原則!百度只是了解基本情況!解決還是得咨詢專家
而我自己,則只能用一些笨方法,通過脈脈等app尋找和這個公司有關的公司,或者公司內的人。當然,找到了也沒法幫到忙。
然后半天后,我看著小明淡定的樣子,我問她,問了霞姐以后她怎么說?
她告訴我,霞姐說這個很簡單的,讓小明寫完后,讓她檢查下,給些意見就好了。
我瞬間面如關公,氣喘如牛。
我告訴她,我讓你她找霞姐,主要是讓她找人脈,而不是讓她給意見!她專業的是英語講課和管理,而不是這個和她完全沒關系的國企調研服務!
那為什么霞姐她還敢說讓你給些建議?
因為她跟我同樣是自尊心很強的人!不輕易跟人說自己不擅長!我舉個例子:我入行不久,但我也敢讓人問關于個人發展的職業咨詢問題,然后給意見!一方面是我學過,另一方面是我自尊心極強,不輕易說不懂!
對于她來說,給你這個建議她可能成長了!但是對于你,你可能失去一份你很想要的工作!
這世界上有三種人可以樂于助人: ? ? ?1、在某方面是專家,剛好在這方面幫到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在一方面是專家,但是學的多,在不擅長的方面也想幫到你 ? ? ? ? ? ? ? ? ? ? ? ?3、在各方面是雜家,聽到什么方面的問題,都想給意見。
如果是重要的事情,我們要找的,當然是第一種,第二種和第三種只能提供思路,但不能提供解決方案。
現在是信息時代,獲取信息輕而易舉。隨便學點東西,就敢說自己是顧問,是專家,給人提供意見和建議,成長的是他們,坑的是咨詢者。身邊到處都是營養師,都是美容師,都是理財師,我的天啊,越了解社會,我越來越感覺沒有安全感。
那么,我們遇到自己不擅長的目標和問題,需要學習,我們應該怎么做?
古典老師給的思路是
人 ?事 ?網 ? 書
A.先找人!誰懂這事?打電話問!忘掉自己百度的專業術語!直接一臉懵逼地說自己完全不懂,沒概念!可以靜靜地被虐!
而且,至少問三個人,這是一些項目失敗后得出血的教訓!
B.找到同行或者同樣類型的項目和產品,模仿。
這個真心得靠優秀的觀察力和思考力,當然,多花時間觀察也是個好的笨方法。
只要模仿,就容易接近標準。
C.通過網絡和書籍增加信息和數據。
具體邏輯如下
1. 你提出了準確的問題
2. 高手給出的主要部分:框架、思路和方法論(恐龍骨架)
3. 同行給出了具體案例給你分析(骨架填肉)
4. 網絡給了很多小技巧和豐滿的信息(肉外部修改好外部線條)
5. 經典數據會給更高一層級的系統
這個思考方案已經很完善了,需要的就是把它執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