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先飛,這句話人人都聽過。從小到大,父母老師都會用來當金科玉律來教導你。這個和智商沒啥關系,說到底就是只是嫌你不夠努力。
可是往往,我們很努力,然而沒結果。
在這個強調努力,正能量,雞湯盛行的時代,我們大部分人都被逼迫地“非常努力”,我們反復告訴自己,比我們更優秀的人比我們還努力呢,我們有什么原因不去努力?然后就拍個腦袋去奮斗了,認定只要拼搏就會成功。
看過各種各樣的成功學,大神自傳故事,那些牛人們無論是從人生態度,還是思維格局,都甩你一條街。
你發現比你優秀比你更能吃苦,對自己更狠。
于是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很苦,然后他非常努力,最后他成功了。
然后我們去生搬硬套:我很苦,然后我很努力,最后我還是很苦。
這個認知真的很打擊人~~~
于宙說:“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多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么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里。”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反過來就是:沒有目標的努力,都是瞎努力。
天底下最明白的人其實是唐三藏,聽聽他怎么做自我介紹的:“貧僧唐三藏,自東土大唐而來,尊如來法旨,奉玉帝圣諭,去往西天拜佛求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有什么資源,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全都說的明明白白。
適合自己的努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努力。
說實話,我們平時的很多努力,都是效率很低的瞎努力。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三只松鼠”的老板章燎原26歲的時候還在社會上飄蕩,市井混混一個,他堅持認為自己要成功一定要靠創業。可是他沒什么學歷,擺過地攤,開過冷飲店,賣過VCD,從來沒有成功過。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大量閱讀自學營銷。沒有創業機會,他就選擇一家公司去實踐自己多年積累的營銷知識。
這并不掉價。
從章老板的發家史可以看到,他沒有一頭南墻撞死在創業的路上,創業機會不合適,咱就先打工著,潛伏著,用別人的平臺,整合實踐了自己累積起來的知識和經驗,抓住風口,然后一飛沖天。
沒錯,很多創業成功者只是正好碰到了風口,創業很大機率是運氣。
但要是你完全相信這些全是運氣,沒有眼光和大量的功課鋪墊觀察,還能成功這就是撞上了八輩子大運了。
夢想和白日夢之間隔著的不是天賦和運氣,而是努力和堅持,不單單指創業之后的努力和堅持,更是鋪墊功課時的寂寞堅守,而且后者更顯重要。因為如果沒有那些功課,就算屬于你的機會來了,你也看不到。
如果你有所進步了,一定是做對了什么事,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適合自己的努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努力。
看清自己的選擇,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選擇。
找好自己的目標,才是真正有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