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無疑是愛情的象征。在《小王子》里,我更愿意把她看成情竇初開的女孩子。
有那么一天,在小王子的星球上,一顆誰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種子,經過發芽、幼苗期,綻放出一朵很大的花蕾,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種花兒。這,突然給小王子日復一日平淡的生活,注入一種奇跡般的憧憬和喜悅。
這朵花兒對自己的美麗不夠滿意,仍然呆在她綠色的花萼里,她還要繼續精心地打扮一番。她小心翼翼地選擇自己的顏色,一個一個整理自己的花瓣。
是不是覺得特別眼熟?就像那個等著約會的女孩子,梳了好幾個發型,挑了好幾個口紅色,換了無數套衣服,無論怎樣裝扮還是覺得不合意。
太陽初升的清晨,當這朵花兒沾著露珠,亮出清新嫵媚的面孔,只一眼,小王子就愛上了她。
“啊,您看,我還沒有完全睡醒呢。請您一定要原諒我,我的花瓣還都沒有整理好,還亂糟糟的呢......”
你看,她明明費盡心思,偏偏要裝作若無其事。
她,就是玫瑰花兒。她美麗、芬芳、獨特,又傲嬌、虛榮、做作。每當她說錯話,總是劇烈地咳嗽,好讓小王子覺得都是他的錯兒。他漸漸覺得煩惱、痛苦,終于決定離開不再回來。
如果小王子能夠耐心一點點,再等等,或許會明白玫瑰的心口不一,猜到她那些拙劣的小伎倆、小把戲,不過是在不遺余力地吸引他的關注和愛慕。
如果玫瑰花能夠勇敢地表明愛意,或許小王子就不會離開。非要等一切不可挽回,她才期期艾艾地表白,“我是愛你的......可是,你——你和我一樣的傻呀。”
如果這時候的玫瑰花,遇上周游星球回來的小王子,那么他已知道馴養的道理,一定會看到她張牙舞爪下藏著的溫柔,或許會視之為愛里的小情趣、小浪漫,心甘情愿地圍繞在她的身旁,聽候她的所有差遣。
可惜,這世上從來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所以,遇見對的人,時間很重要。小王子在一腔赤誠、天真懵懂的時候,遇見口是心非、愛使小性子的玫瑰花,似乎也只能熱烈相愛,卻注定無法磨合。
那朵矯情的玫瑰花兒,何嘗不是青澀的我們自己?那時,我們不物質,沒有權衡計較,愛一個人只憑借本能的最初的心動。我們又是那樣的自相矛盾,可以毫無保留地愛一個人,也會不由自主地去刺傷他。像劉若英《后來》里追悔感傷的,“那時候的愛情,為什么就能那樣簡單?而又是為什么人年少時 ,一定要讓深愛的人受傷? ”
太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我們希望在愛人眼里是獨一無二的,又害怕自己不是獨一無二的,為了想證明自己是被愛的,總是反復考驗、試探,恣意揮霍他的深情,然后把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可愛。
“我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感冒的......夜晚里清爽的空氣對我有好處。”
“如果,我想結識一些蝴蝶朋友,就應該學會忍受那么三兩條毛毛蟲。”
這些道理,玫瑰花懂,我們也懂。沒有他在身邊,我們是堅強而獨立的,聰明而理性的。我們那么作,不過是想要一個永遠不會離開的愛人。
“不要那樣前怕狼后怕虎的了。你已經決定要離開了,不是嗎?那就馬上走吧。現在!”
明明愛得深切,所作所為卻在不斷把愛人往外推。我們那么倔強,就算愿意低頭,也不肯開口挽留。為了不讓他看到我們流淚,甚至連告別也一起省略掉。
總是要很久以后,我們才懂得愛是心動,也是理解、體諒、溫暖、陪伴,可是他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當我們跌跌撞撞歷經世事后,終于收起了尖刺,懂得了妥協、反省,也許再也不會無所顧忌地去愛一個人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最甜蜜的誓言。如果小王子歸來,玫瑰還會在原地嗎?也許她會遇到自己的“狐貍”,也許她早已隨風凋落成泥。
我們羨慕那些經歷漫長歲月終成眷屬的初戀,大概是因為大部分的初戀都會分開,它就是用來成長、錯過、緬懷的吧。
世界那么大,大部分人不會幸運地兜兜轉轉又牽手最初的愛人。再見,多半已是使君有婦,羅敷有夫。就算再放不下,舍不得,忘不掉,時光不會倒流。
《小王子》開放式的結局,留給無數期待美好的讀者以想像,在我們自己的人生里無法圓滿的,終于在童話里圓滿。這,或許就是童話存在的意義。
《小王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