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HR的內心獨白(一):無領導小組討論(群面)不要再玩技巧了

文:走小將? ? 圖:網絡

聲明:本篇文章觀點主要針對求職過程中的無領導小組討論(以下簡稱群面),不針對公務員考試中的群面。

關于單獨面試的建議請您點擊閱讀:
一個HR的內心獨白(二):我們為什么要設置“單獨面試”?

關于簡歷制作的建議請您點擊閱讀:
一個HR的內心獨白(三):這樣做簡歷,你更容易拿到好Offer


國內很多高校每年九月開始處于秋季校園招聘的熱潮。大四和研三的相當一部分學生都將面臨找工作這件人生大事。

一般來說公司大規模招聘應屆生經過以下幾個流程:

1.公司招聘宣講會
2.接收簡歷投遞
3.網上測評或現場筆試
4.無領導小組討論(群面)
5.結構面(終面)

群面的流程一般為:入場就坐—>閱讀題目—>個人陳述—>小組討論—>總結陳詞。(不同公司或崗位的招聘環節、順序有些許差異。)

大多數同學對于群面的恐懼要遠遠高于其他環節,因為就算提前做再充足的準備也無法預測現場的所有情況。

群面一般8到12人左右,個性特點不可控,現場思路不可控,團隊氣氛更是不可控。

因為存在恐懼,所以更加注重。我們經常會向我們的學長學姐請教,很多同學還在網上查找各種所謂“面經”,這些由各種來路不明的人寫的或說的面試經驗中往往提到了很多關于群面技巧、套路的運用。

例如:如何跳timer(計時員),搶leader(領導者),打圓場(協調者),出觀點(點子王),推總結(總結人)等等。更有甚者教大家如何將其他人的觀點搶奪回來變成自己的觀點從而打敗競爭者,如何在一山不容二虎的情況下將leader權利攥在手中,怎么和面試官偷偷進行視線交流來察言觀色等。


然而,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面經”真的好用嗎?或者說,應該用嗎?

我們身邊會有一些應聘成功的學長學姐,我們認為他們的可信度很高,所以經常會詢問他們:

問:學長,你在A公司群面時是什么角色?
答:我是計時者。

問:學姐,你在B公司群面試是什么角色?
答:我算是個leader吧。

問:……
答:……
……
……

問了幾十個人,再加上我們在網上查到的“面經”、“求職寶典”等,很容易發現大多數計時者、領導者、總結者都通過了面試。

我們就很容易開始推斷:

腦筋轉啊轉!

??!原來這幾個角色的人容易通過面試,那好,我下回參加群面時就爭取搶到計時者(或領導者或總結者)的角色,這樣通過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于是出現了很多奇葩的人或現象。

例如每個同學都會特意帶塊手表,在面試還沒開始時就搶著說:“我今天帶的手表有計時器,我來給大家記錄時間吧”,或者有人說:“我參加了很多次無領導小組討論,具有豐富的經驗,那由我來做記錄并進行最后的總結陳詞吧”

筆者認為這并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些成功通過群面的人,不是因為擔任了計時者(或領導者或總結者)的角色才成功的,而是因為他們在群面中經過努力,成功使得自己某方面能力得到了其他組員的認可,所以才擔任了某種重要角色。

簡而言之,他們不是因為擔任了某角色才成功,而是因為成功了才擔任某角色。

所以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筆者參加過很多面試,近來也經常會做面試官,站在一個面試官的角度,逐漸有了以下心得體會:

群面中一般是兩到四個面試官去面試一個場次的所有應聘者,面試官不會一一觀察每個人什么時候說了什么話,也不會記錄每個人的有效發言次數等,面試官不愿意也不可能這么做。面試官只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一場與自己有關的人去討論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所以有的時候你還會碰到面試官打哈欠、玩手機、發短信等現象。


那面試官看什么?

我們是看,如果以后這個人是我的同事,我會不會愿意和他合作,或者指派他完成某項工作,敢不敢把一個小的團隊交給他來領導。
然而每個面試官個體性格、偏好各不相同,就像你和我也說不定哪一天就會作為一個面試官的身份去給自己的部門招人。

所以你想預測面試官的性格?至少在群面這一關是不可能的。

所以應該如何應對?

1.改變身份認識:

如果你站在一個應聘者的立場來參加群面,必然會心里緊張,總想著這個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是我的競爭者,我要打敗他們才能通過。這樣會導致兩種現象:

a.急于發言,即使自己沒什么有意義的想法。在自己很長時間沒有發言的時候也會緊張,無法傾聽他人的觀點。

b.即使某個人說的是對的,是有助于團隊討論出合理結果的,但由于把他看作是競爭者,你的潛意識里會將他的觀點給予否定。

2.明確自己的對手:

要知道,無領導小組討論,重點在討論上,每個組員坐在座位上時,都是負有責任的,如果自己某一句話是廢話,對團隊的討論進程沒有任何幫助,都應該及時意識到。

有人會質疑了:面試就是要刷掉人的啊,如果不表現自己,就算做到了以上兩點,如何存活呢?

其實做到了身份和態度的轉變后,我們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團隊的討論進程服務的,不會出現過于表現自己的行為,這樣其他組員就不會對自己有反感,發言時別人就會耐心傾聽。

而面試官看見你在說話時,所有人都在注視著你或記錄你的觀點,不管你說的是什么,面試官只要看到這樣的現象就會喜歡你。

而且,其實一個合作無間的小組,和一個每個人都急于表現自己而沒有團隊協作的小組相比,面試官一定會更喜歡前者,前者一個小組中通過面試的比例也會大大增加。

我在做面試官的時候就遇見過某個小組合作的非常好,所以我和其他面試官一致同意把小組所有人都留下了。而有的小組完全沒有合作,群面搞的像群毆一樣,于是我一個人都沒要。

也就是說,你來參加面試,的確是有競爭存在,但競爭對手不是自己小組的成員,而是其他的所有小組。


敲了這么多字,都是為了闡明一件事:

群面中不要再玩各種所謂的面試技巧了,要為了討論而討論,而不是為了面試而討論!

祝愿正在或將要處于求職季的你們都能收獲一封滿意的offer^_^

-end-

文/走小將,簡書作者,愛寫文愛手繪的斜杠青年。

關于單獨面試的建議請您點擊閱讀:
一個HR的內心獨白(二):我們為什么要設置“單獨面試”?

關于簡歷制作的建議請您點擊閱讀:
一個HR的內心獨白(三):這樣做簡歷,你更容易拿到好Offer

【文章版權歸作者走小將所有,未經作者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