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弦枕處和琴碼處來看吉他的做工?

大家都知道吉他的發聲,音色除了與琴體有關系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弦枕。弦枕又分為上弦枕和下弦枕,上弦枕位于勁橋處,下弦枕(又叫琴橋)位于琴馬處。我們知道,吉他是靠琴弦的震動進而帶動共鳴(共振)來發聲的,當琴弦被撥動后,能影響琴弦震動的介質只有弦枕。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常見的就是牛骨做弦枕,由于牛骨的密度和硬度較高,有一定的韌性,發音又兼具柔美的特性,正因為這個原因,采用牛骨(象牙,獸骨)做弦枕是吉他制作家的最佳選擇。相反一些劣質產品采用成本低廉的塑料弦枕,塑料弦枕時,振動會衰減,延音會縮短,嚴重影響音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一般都看上弦枕

第一:此處必須干凈,有膠水是絕對不合格的。

第二:絕對無縫連接,(有縫隙會影響音色)

牛骨跟塑料很好分辨,基本憑借肉眼跟手感就能分辨出來。當然基本中高端很少有用塑料弦枕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們琴碼(下碼)開膠過嗎? 給大家普及下工序以及琴碼的粘貼過程,為什么很多品牌時間久了下碼會有開膠現象,這是這個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有些人叫琴橋(我習慣性叫琴碼)琴弦的振動是通過琴碼傳遞到琴板乃至整個琴箱的,琴碼被看成是傳遞振動的首要通道。它的微小變動可能會引發聲音的明顯變化,它非常靈敏。對于制作家來說調好一把琴的碼子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經驗,而對于演奏家來說維持一把琴的最佳發音狀態需要對琴碼賦予很大關注。

我們說下他是怎么粘在琴的面板上的。他的工序是在噴漆之后, 噴好漆后才開始粘下碼。

據我觀察將近90%的品牌的下碼 都是直接粘在油漆上的,這樣比較方便,節省工序,節省人力成本。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50%以上的產品會出現下碼開裂。 有些甚至你用肉眼觀察不到的開裂,這樣的結果就是影響吉他音色,影響吉他的共振,想一想木頭與木頭之間隔著油漆層,第一不牢靠,第二音色肯定有影響的。

但是仍有小部分商家噴漆后用刀直接將面板琴碼處嚴絲合縫的刮到板材,在將下碼用黃膠粘牢。這樣的結果是:完整的穩定性,音色突出,共振極好。而且基本不會出現開膠的情況。但是這樣做的話及其浪費時間人力物力,弄不好可能會重新噴漆,等等多種因素。所以一般這么做的成品都會很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下碼是粘在漆上 還是木與木相接,專業人員從表面都看不出來,所以,無法給大家提供辨別的資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