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起,福建、廣東、廣西等地400多萬中小學生,將使用統一的“部編本”語文教材,“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在這里,小易為大家總結了新教材的幾點不同之處:
新教材封面
傳統文化內容的增加
據悉,新教材更改了將近40%的內容。其中小學的古詩文增加55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增加到了124篇,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除了古詩文數量的增加,古詩文體裁也更加多樣,包括古風、民歌、律詩、絕句、散文、明清小品等。新教材還在課后習題“讀讀背背”欄目里安排了古詩文的學習,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體現時代特征
新教材除了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宣揚,同時也為教材增添了新的時代內容。對于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都進行了改造,就比如,中學課本里的《洲際導彈自述》被改為《網絡表情符號》,以更切合互聯網時代的學生生活;《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由于與現代和諧社會導向不符,被換為《智取生辰綱》。
減輕學生的負擔
據統計,新修訂后的語文版全套教材課文數量比修訂前減少了大約15%,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新教材課后練習的難度也降低了不少,主要是引導孩子自己學習,激發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不只是一些死記硬背的內容。
新教材目錄篇
教材的改版之所以會引起老師和家長們的廣泛注意,是因為他們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將會學習到什么樣的內容,難易程度如何,學生能否適應,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現在市面上有了易100這樣的閱卷系統,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考試情況,自動生成報表,讓老師一下就掌握學生對新教材、新知識點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做重點的突破。而家長朋友們也可以通過微信查詢自己孩子的成績和錯題情況,進而就可以知道自己小孩對新教材的適應狀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