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可你得先有個適用一輩子的學習模式

最近一直在思考學習的事,一直認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這里的學習不只限于在學校里的應試學習,還包括學校外技能的學習,興趣愛好的學習。

學習和專研喜歡的事物,讓人獲得快樂與滿足。學習新事物、新思維,可以開闊眼界與眼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學習的一些觀念,我想分享給你。觀點主要來自一篇網絡文章(因為是抄到筆記本上的,所以忘記出處了)和我的一些實踐心得。

你是否和我一樣困惑于:讀了那么多書,知道那么多道理,為何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現在答案告訴你:因為你的學習模式不對,只懂輸入,而沒有實踐,不懂輸出。

任何領域真正核心的內容就是20%,聰明人用80%時間學習20%的精華。

聰明人學習新的技能(寫作/演講/手繪等等),進入新領域,自有一套學習模式

1.最重要的前提是,問自己為什么要學?這樣才能知道要學什么,專注很重要

學習不是捕魚,廣撒網就行。學習更像是打樁,堅定一點使力,才能有效果。

以前看別人列的書單,什么時間管理類、文學名著類、心靈雞湯類,覺得對自己是好的,就一股腦的買買買。最后看了,記筆記了,熱血沸騰了,然后忘記了。

以前是學習了,再去看看那些知識我可以用在哪里。現在我是反過來,問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工作或學習上我需要/想要哪些能力,然后再往這個方向使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2.知識輸入——主題學習(建議可以再細細了解)

①剛開始一竅不通時,對該主題廣泛學習,如網課、看專門書、大神微博和公用眾號等方式,可以對陌生技能/領域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建議閱讀相關書籍3-5本,書的內容更系統,早期在腦中形成基本的框架很重要。

②主題學習時,最好規劃整塊的時間來學習。一整塊的時間沉浸其中,可以使頭腦將知識點統一聯系在一起,記憶更深。

③大量的學習積累后,要做相關的知識的整理,可以通過畫思維導圖,幫助理清知識框架及知識關系。


3.知識輸出——讓知識變成技能.

為什么我們讀了那么多書,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那是因為你從來沒有行動過。

關于輸出與行動的建議:

①小步快跑,多次迭代,用最小的成本試錯.

不必等到知識全掌握了,萬事都準備充分了才去行動。因為你永遠等不到那一天,然后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一句話、一節課、一個方法、一個知識點,只要對你有啟發,就立刻實踐輸出,得到反饋,再修正調整,繼續學習……就是按這樣的小步伐快速輸出,不斷循環迭代。如你所使用的app,也是一邊發布給用戶使用,一邊也在不斷改進發布新版本。

圖片發自簡書App

②不會就去模仿。

模仿是人類學習的本能,去模仿別人的框架、思路、風格,加入自己的思考與內容。

③刻意學習。(什么意思呢?)

如果說①②是0到1的過程,那么③便是1到2的過程。當我們掌握某個知識點后,因為很熟悉所以這成了你的舒適區,如果你安于目前的舒適,你會難以進步。你需要離開這座山峰,去挑戰下一座山峰。

如我現在的手繪服裝插畫,練習全身正面居多,也是畫得效果較好,收獲贊許最多的。如果我一直只畫這類圖,那我會一直在舒適區停滯。所以我找到了下一座山峰,開始練習面部角度變化,嘗試半身圖,探索不同面料的表現技法。

4.在不斷的輸入—輸出—刻意學習后,我們應把那些經過你實踐過的,對你而言有效用的知識,即經驗,梳理總結,記錄起來,形成自己的經驗地圖。

當你有了地圖,你就不再對這個新技能/領域迷茫,就如俯瞰迷宮,路徑了然于心,而不在是困于迷宮找出路。

最后,萬分感謝行動派、感謝《你和夢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以及上述主要觀點的那位作者。感謝這些慷慨分享的人,現在我也將我的感悟分享出來,希望同樣可以幫助到正處于迷茫的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3,573評論 25 708
  • 可是我希望老公是大度的 智慧的 自信樂觀 我真心不想和婆婆一起 太愚昧了
    塵埃木木閱讀 133評論 0 0
  • 生活中我們常說,用人做事要念人好處,用人長處。其實不只對人,對世間萬物也應如此看待,這樣才不至于生活在擰巴糾結中。...
    遠方的家園閱讀 553評論 0 1
  • 岳麓山民閱讀 8,462評論 0 1
  • 今天早上開會說讓我們約客戶開酒會,讓我們每個業務員都要約,而且還要交200百元的押金,約到客戶了就不扣約不到就要扣...
    88艷閱讀 15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