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復明日,明日真不多,莫將事情寄托于明日,萬事不僅成蹉跎,還有自己內心的負罪感。
記得小時候,媽媽告訴我說,“今日事,今日畢”,尤其說的是,寫作業這件事上。晚上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寫作業,長此以往,形成了好的習慣,把作業寫完,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玩耍了。
有一次,自己偷懶。在心里有另一個拖延的我,告訴自己先玩會兒,作業嘛,明天早上早起會兒,寫作業。好吧,就有一次妥協了,也許人性就是這樣,好逸惡勞吧。
可是呢?到了明天早上,不想起床,鬧鈴一遍一遍的響起,可最后,還是妥協了,懶覺睡的也不是很舒坦,作業也沒有完成。到了學校,就好歹的把作業草草完成,可見,作業的作用沒有起到。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漸漸的,自己的惡習就開始養成了,變得不那么做事積極,變得懶散沒效率,漸漸的就會對自己的性格養成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以至于,現在的拖延成災,形成懶癌。這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從一件件小事情堆壘而成的,當然,這樣的拖延懶癌形成以后,在較短的時間里是很難治愈的,要想治愈必須經過一定的心理暗示還有一定的恒心,才能夠改變。
現在的我們,不再被作業所困擾。而是,給我們自己定的一個個小目標,卻實現的寥寥無幾。
也許是,現在的我們變得浮躁而功利、急于求成而又不踏實,對于自己的目標,一再拖延,一再敷衍,到最后的結果就是沒有做好自己,還負罪重重。
比如說,自己在完成一件事的開始,就開始給自己設限,給自己找一大推理由,取而代之的是,自己還可以心安理得的刷著朋友圈,玩著游戲吧。
前段時間,我打算考一個教師資格證,看到那兩本厚厚的課本,誠然,我是犯暈的。打開書本的那一刻,似乎自己在那里打退堂鼓抑或是一種不自信在作祟,就是覺得自己不會順利通過的,接下來的日子,就開始給自己找一系列的理由,這樣,自己在玩手機的時候,心里還會安心點,不然,負罪感會折磨著自己。
好吧,理由找了幾個,但是都不成立。在看到自己的同學在教師崗位上做的不亦可乎,內心充滿的是羨慕。既然那么喜歡!自己為何不去努力的爭取一下呢?
但是,最后還是,拖著,拖著,錯過了9月份的報名,當然這次機會就沒了。
不知道,像我這樣的人,是不是都是這樣,不去好好的努力,總是那么的急于求成,殊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我知道現在的年紀真的是耗不起了,打算做一件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立馬去做,而不是一拖,再拖。
不要,總想著今天的安逸(漫無目的的玩手機或者游戲),而把希望寄托明天,明天還是一如今天,在寄托于后天,不要這樣了,好嗎?明日真的不多,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如若這樣,我們錯過的不僅僅是一張張證書,錯過的更是整個青春。
從今天開始,自己想去做什么,就立刻,馬上去行動,拒絕拖延,從此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