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
? ? ? 時光飛逝,一學期的創客教育就這樣結束了,一時間還感覺有點不適應。怎么說呢,從一開始的沒有多大興趣到感覺還是不錯的,挺好玩的。
1.態度的轉變。
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我們組三個人,我覺得我是比較擅長文字資料編輯的那個,她們倆對技術方面的東西比較擅長,所以以后有什么任務,我就負責文字編輯,教學設計方面的東西好了,技術方面的我也不太感興趣。直到有一次,我自己連接了一個硬件的電路,而且成功了,當時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在以后的任務中,我也會去做一些技術方面的東西,就是動手實踐,我總結了一下,不是我不會,就是懶。懶的動手去做,懶的去動腦子思考一些比較難的東西。
2.讀代碼能力提升。
說實話,從一開始的c語言到數據結構再到微機原理這一些語言,我不是很明白,興趣也不大,同學們說我比較適合去學文,我自己也是這么覺得的。因為不太懂代碼,我就覺得更沒意思了。但是在這門課上,各種任務,尤其是最后一個大作品,都是需要代碼作為基礎,讀不懂代碼就屬于一片空白。在做最后一個大作品的時候,機緣巧合,我就分到了和另一個成員整理代碼的任務。一開始我們是從網上找的代碼,在編譯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的錯誤,后來我倆就一起重新寫,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代碼,每一個字符我都理解了,熟記于心,就好像重新自學了一遍c語言,然后再遇到其他的代碼,我也能自己試著去理解。
3.信息檢索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對于這門課的知識我們其實真的是一片空白,所以在做任務的時候,我們需要搜集各種資料,這個時候我們就面臨著如何有效的搜集資料,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辨別。以前我們一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問老師,就是很少自己先檢查一下自己的代碼和硬件連接的各種問題。但是現在,我們會自己先檢查硬件和軟件的問題,如果排除不了就上網查資料,然后一點點的改。總之,就是對老師的依賴性減小,提升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4.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網站。
我們在查資料的過程中偶然找到了一個叫“極客工坊”的網站。這個網站上有很多基于Arduino板連接各種外部設備制作出的小作品,相當于一個論壇的東西。大家可以去網站上搜索一些案例自己玩玩。
小組建議:
1.首先這門課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們完成作品,它的目的還在于如何讓學生去教會他們的學生,所以,我覺得教學設計方面的活動或者任務可以多一些。
2.這門課的上課形式,小組匯報這個形式挺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實際情況是匯報的小組在前面展示時,底下的同學們大多是低著頭的(也包括我),而且最后小組匯報完事之后,是老師進行點評。我覺得可以變成組間互評,聽聽其他組同學的想法,這樣也能幫助同學們集中一下注意力。老師最后點評,或者其他的更好的形式也行。
3.我覺得這門課布置的任務還是具有強制性的,感覺人也有點多,并沒有真正達到老師一開始的以興趣為目的的學習的要求,而且老師一直對我們放寬要求。我覺得他們接下來學習這門課的時候,老師應該堅守原則,可以給他們提供幫助,不要降低要求,這樣才能激勵他們做好作品,學到更多的東西。
4.實驗課的效率問題,同學們都說過了,我覺得這個東西除了在實驗室做就是在宿舍,缺乏一個可以集中做東西和交流的空間,比如廣州有一些創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