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許會終成眷屬,也許會相忘江湖。但無論怎樣這份喜歡會指引著自己,向著光亮前進。
??你會在大街上向一個陌生人告白嗎?
你會在大街上接受一個陌生人的告白嗎?
你會在大街上開啟一段愛情嗎?
我不會。
但是,林允會。
“做我男朋友。”面前這個姑娘聲音急促,還帶了點尖銳。她很緊張,至少沒有表面裝得那么鎮靜。
我用看瘋子的眼神看她一眼,繞過準備離開。她卻截住我的去路,用‘你不答應我誓不罷休’的姿態堵在了我的面前。
人來人往的大街,早九點的上班高峰期,一切都很匆忙。我卻被堵在路上,浪費著時間。我不得不重新打量她。
她很緊張,身體僵硬,雙手握拳環在胸前,自我保護意味很濃。
她很美,二十一二歲的樣子,素顏,皮膚白皙,五官清麗,滿身朝氣。
她穿一身素色長裙,鎖骨長發,背著雙肩包,青春而美好。
但我不認識她。
十七歲的時候,我的確想過蹲在馬路牙子上,吹著口哨,向路過的美人熱烈求愛。但,我現在二十七歲,已經過了因為一個女人的告白而怦然心動的年齡。
“陳老師,您別誤會,我有喜歡的人。但是您也別著急拒絕我,先聽聽我的故事,可以嗎?”姑娘鼻尖沁出了汗,語速急促得要為我解釋什么。
我除了同意,還能有什么選擇。
她叫林允,她喜歡的人叫陳程,喜歡了整整十年。她開著只對陳程一個人的隱身可見,發布著只對陳程可見的朋友圈。她一直追逐著陳程的腳步,渴望變成他喜愛的樣子,見他所見,愛他所愛。
但是,她的愛情一直很隱秘,隱秘到愛了十年,都不曾讓陳程知道。
林允父母早逝,她在福利院之間幾次輾轉都沒有人領養。身邊的小伙伴逐漸擁有了新的家庭,只剩下她一直留在這里。
2006年,林允12歲,陳父從福利院領養了她。從此以后,林允多了一個家,還多了一個哥哥,陳程。
林允長相平凡,性格平凡,成績平凡,人緣平凡,是人群里最平凡的大眾。
陳程則完全不同,他長相俊朗,性格溫柔,成績優秀。是學校教師與同學口中的風云人物。
每天傍晚陳程都會等林允一起放學,這是林允最自豪的時刻,也是她最自卑的時刻。她既自豪眾多學生中只有自己可以與陳程一起放學,又自卑自己的平凡。強烈的矛盾反差,讓她面對陳程總是沉默加手足無措。
林允一直認為她被陳程吸引,是一種本能,無法抵抗的本能。就好像飛蛾撲向火種,蜜蜂尋找花朵。從中學到大學,林允完全追隨著陳程的腳步。陳程過生日,林允打工一個月攢錢買禮物;陳程喜歡的音樂,她買來聽;陳程喜歡象棋,她不眠不休幾個晚上,從網上找來棋譜練習。陳程說喜歡長發,素顏的白衣姑娘,她就蓄長發,告別一切鮮艷,櫥子里只留下素衣。從外表到精神,她完全追著陳程跑。如果有人問她,這樣會不會失去自我。她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不會,一路追著陳程,喜歡著陳程,就是她的全部樣子。
但是家庭里陳母的脾氣并不好,常常無端燃起怒火。心思敏感的林允天真以為,只要自己積極做家務,幫助陳母一些,就不會有那么多爭吵。于是林允會記得放學第一件事情是洗米做飯,會洗碗拖地,洗衣服,并且在不必要得情況下,躲在屋里,不外出。她努力讓自己在這個家里活得像是透明一樣的存在。
初中畢業后,林允開始不再向陳母要零用錢,她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勤工儉學,她開始不能和陳程一起回家,開始習慣晚上的餓肚子。直到一個月后,陳程截住了她,發現了這個秘密。他會每天晚上到快餐店接她一起回家。他說路上很黑,她一個人不安全。會記得給她留飯。
于是,林允愛上陳程,愛得無法自拔。
故事講完,我驚嘆林允這個故事的俗套,卻又不得不感慨,這個忙我幫不上。
“你需要的不是我,而是告白,任何一場愛情都是從告白開始,有今天你攔住我的勇氣,也許你早就和他開了浪漫愛情。”
即使我會感嘆林允的深情和堅持,但這和我有什么關系。這個故事甚至還不如我想象的精彩。我原本以為的俗套狗血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個很平常的暗戀。
還沒等我詢問,林允主動解開我的疑惑:我參與過您做的一項公益活動,您幫助一位白血病兒童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您說每一顆殘缺的靈魂都需要不同的心愿支撐,只有完成心愿,才能變完整。半年前我檢查出淋巴癌,第三期。我的時間并不多了,但卻還沒變成他喜歡的樣子。所以我列了一張愿望清單,這是他想做的,還未來得及做的事情,如果我先完成,是不是就表示,我活成了他喜歡的樣子。
那份心愿單上詳細列出了要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
比如,在日本小樽爬雪山;在美國66號公路瘋狂飆車;在富人別墅里,晚上看電影吃爆米花,養一條狗;在塞班的碧藍海域里,沖浪潛水……這些愿望荒誕而可笑,卻詭異得與我的心愿不謀而合。也許人生就是需要一場瘋狂呢。打定主意后,我奪走了她的心愿單,“從這一秒開始,我將是你的男朋友,我們一起去完成心愿。”
我們開始準備簽證,護照,機票等,拖拖拉拉一個月后,終于出發了。
第一站是日本小樽,那個唯美的日本小城,我們品嘗了當地最有名的壽司,爬了雪山,模仿《情書》的經典橋段,甚至還去了玻璃坊,燒紅的玻璃拉出了漂亮的玻璃絲。我問林允,為什么選擇了我,她只是說,這就是所謂的緣分。然后是美國,塞班,我們的行程緊湊而忙碌。
林允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寫一封信,卻并不寄出。我好奇很久,卻還是沒有問一句。我們在當地留影,林允站在我身邊笑的甜蜜。但是我知道,我站的是她心中那個男人的位置。
隨著心愿逐漸完成,林允的精神卻越來越差,臉色越發蒼白,終于在我們準備回國的時候,林允暈倒了。
這里的醫生敬業而固執,林允被強制要求住院觀察。但是等我買飯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一個空蕩蕩的床鋪,她逃離了醫院。
最后我在車內找到了林允,一身病人服,面色憔悴。看到我找到了她,林允粲然一笑,甚至還俏皮的吐了吐舌頭。
“你這么做有什么意義?即使你做了那么多他喜歡的事情,他依然不知道!”我不明白還有什么事情比生命更重要。
“可是我知道呀,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使我身體死了,這些記憶也依然刻在我的靈魂上。所以求求你,帶我走。我不想死在醫院。”
我罵她,卻也不得不為她辦了出院手續。醫生的警告聲猶在耳邊,林允剩余不足一個月的生命,我要怎么守護才能延長一點。
“我們去看極光吧。”
“可是這個愿望清單上沒有。”
“忘記那個該死清單,我現在只想帶你去看極光。”我們用飛機穿越整個北歐,我問林允:“的時間比中國慢了整整一天,如果一直停留在飛機上,是不是代表我可以為你延長生命。”
林允卻是笑而不答。
挪威的天空很暗,我和林允站在空曠的原野上,卻遲遲等不到極光。當地人說,這個季節,很難看到。我們打算第二天再去試試,卻沒想到她再一次暈倒,只是這一次,她再也沒有醒來。病床上林允對我說,這是她最瘋狂的時光,感謝我的陪伴。但其實我又如何不感謝她,帶給我那么多的美好的記憶。
回國一個月,一個男人找到了我。我一眼就認出了,他是陳程,那個被林允藏在錢包里的陳程,然后我聽他講述了故事的另一半,林允不知道的另一半。
林允在陳家是尷尬的存在,她的出現印證了陳父年少時的錯誤。陳母憐憫林允年少無依,讓陳父從福利院帶回了她,但是林允的存在就好像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陳父曾經的錯。所幸,林允很乖巧,會幫忙做家務,學習不是特別好,但一直很穩定。事情一點點向好開始發展,未來林允結婚,整個家庭完整而美好。陳程甚至喜歡上了林允,他雀躍歡喜著,甚至想未來如果兩人結婚,那么生活不會發生更大的改變。
美好愿望的破滅在一次陳程中途回家,半掩的書房里,傳來陳父、陳母的爭執。出軌,私生女,林允的字眼順著門縫飄了出來。這一切串聯起來,結果讓陳程難以接受。生活從不缺少狗血,只是一切都需要承擔。于是,陳母突然的暴脾氣,對林允的漠不關心,這些曾困擾陳程的謎團終于有了答案。而最難過的卻是,驟然窺視到自己最心愛的姑娘竟是同父異母的妹妹。陳程終于意識到他和林允他們之間隔的是濃稠的血緣親情,這份親情,陳程不打算讓林允知道。
陳程拿出厚厚一疊照片,照片上是我曾經和林允一起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唯一不同的是,照片中不僅有我和林允,還有他。他一直站在我們兩人的背后,目光寧靜而悲傷。從日本小樽到塞班。
我嘆息一聲,拿出林允寫的那些信,給了他。他腳步沉重,背影狼狽的離開了我的小店。
林允直到生命最后,心里也許都還在遺憾自己終究沒有活成他喜歡的樣子。
男人卻說,“傻丫頭,我喜歡的一直是你的樣子。”
我多想把這句話告訴林允,只是她已經聽不到。
05
一個月后,陳程又來了。他說:我來物歸原主。我認出來他手上那厚厚一沓,是林允的信。“我想這些信是寫給你的。”陳程走后,坐在小閣樓里,我拆開了那些信。曾經的時光撲面而來。
7月9日,日本小樽,晴。
那么多人告訴我,去小樽一定要在冬季,和愛人擁抱,爬雪山,模仿《情書》的橋段,向山的另一邊吶喊。但是我等不到冬天,我的生命每一秒都是搶來的。我在玻璃坊拉出彩色風鈴,送給最重要的人。
8月13日,塞班,多云。
碧藍的湖水,并不是很平靜。
波濤洶涌中,我問你,如果在潛水的瞬間,我死掉了會怎樣。
你很緊張,而我想著,似乎這樣也不錯,至少現在我喜歡的人在我身邊。我的內心很平靜。
8月21日,美國,晴
我們偷偷溜進了美國富人區的公寓,你說這里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國人買的房子,而現在,并沒有人在這里居住。晚上我們一起吃爆米花,喝紅酒,看家庭電影。在厚厚的沙發中,我們睡著了,醒來我發現自己睡在你的懷里,這種感覺讓我覺的,如果我沒有生病,我們兩個就像夫妻一樣生活該多好。
9月8日,美國,晴
我暈倒了,我看到了你的緊張。但是原諒我,在你面前我似乎總是在任性。任性地闖入你的生活,任性地讓你帶我離開,任性地間自己的心愿強加給你。可是我真的不想把剩下的時間浪費在空蕩蕩的醫院。
我想和你繼續多走一段路,再看看不一樣的風景。我不會告訴你,就好比,你從來不會知道,我現在喜歡你。
9月10日,飛機上,多云
我知道你為什么想帶我來看極光,很可惜,最后我還是沒有見到。你哭著說,這是留給自己的遺憾。其實不必如此,我已經很知足了。能在你身邊這么久,我已經很知足。
若有來生,我多么希望還能遇見溫柔的你。
坐在空蕩蕩的咖啡館里,我抱著這些寄不出去的信淚流滿面。
林允一直遺憾自己不曾活成陳程喜歡的樣子,但其實,生活一直都是狗血交加,也許那些從不曾改變的模樣就是別人最愛的樣子。
而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喜歡另一個人,或者是高年級的學長,或者是學校那個帥氣陽光的老師,或者是睿智沉穩的領導。
我們也許會終成眷屬,也許會相忘江湖。但無論怎樣這份喜歡會指引著自己,向著光亮前進,變成他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