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歲月(7)-學琴

我有時候會想,小時候為什么會學二胡?想來是父親影響之故。

父親二胡的水平也就是能夠拉劉天華先生“良宵”的前幾句。我一直沒有聽過父親完整的拉過一首二胡曲,也許父親的琴藝就是這樣了,也許父親拉二胡的本意就是引導我學二胡。

回想自己小時候那些年頭,真的沒有太多的事情。不像現在的小朋友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于是,自己空閑時間就對付那把二胡,技藝也在慢慢的提高,至少能拉完整的二胡曲。“良宵”是比較簡單的,比較拿手的是“二泉映月”、“山村變了樣”、“江河水”、“賽馬”。只是“賽馬”的彈撥部分是不行的。所以,現在想來,當時的最高水平,謙虛地說只是處于馬馬虎虎的地步,但是心里還是認為大致可以達到上臺表演的水平,雖然我是對上臺表演從來就是興趣索然。

后來離開家鄉,參加工作,在那些年頭,也沒有很多文化娛樂活動。夏天乘涼也沒什么事情,那就拉二胡吧。我住的小院子旁邊是一條小路,來來往往的人不少,走動的人里有成為我現在家里領導的她。我現在還搞不清楚,當年我的二胡曲是否激蕩過我家領導的那顆心。有時候我問起,她總是淡寡寡地說,“你那時拉二胡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后來,上大學、工作,就不再有很多的時間,于是二胡束之高閣,技藝也是每況愈下。現在充其量也就是“瀏陽河”、“紅珊瑚”、“洪湖水浪打浪”之類的歌曲還可以糊弄一把。

我對自己的音準、節奏還是有很高的評價,這是天生的,是父母親給的。這是天賦,沒有這些,學琴肯定是不行的。

接下來,時間會就多起來。可是,不再想再拉二胡,因為“喜新厭舊”,愛上了古琴。想來,要是在小時候接觸到的不是二胡,而是古琴,那時候就開始學古琴,那該有多好!

“心想事成”,原本不是虛言,只是需要機緣巧合,于是,這個機會就真的來了。開始學琴,學習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最傳統的中國民族樂器的古琴!

能學好嗎?我想應該可以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