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日記第四課
? ? ? ? ? ? 用經典滋養生命
? ? ? 十一我和明宇有幸參加了道中書院的傳統文化學習,在繁雜的環境下給心靈找了一片棲息之地,給自己充電,明宇能陪一起去也是對我莫大的支持。
? ? ? 八天,每天6節課,每節課90 分鐘,除了理論研習外,大部分時間是誦讀《大學》《中庸》,每日讀讀讀讀讀,讀得嗓子沙啞、讀得渾身出汗、讀得搖頭晃腦、讀得忘乎所以,最擔心平時久坐后的腰疼,居然沒出現,難道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嗎?初聽老實大量,有懷疑,這么長時間我能坐住嗎?孩子們能坐住嗎?體驗過后才知道,沒問題,真的沒問題。
? ? ? ? 八天的學習收獲頗多,改變自己很多看法。與大家共勉:
? ? ? ? 首先習慣的養成,早睡早起,每日5:10起床,晚上9點熄燈。有句話說得好,早睡早起與晚睡晚起工作效率可能一樣,但對健康的影響卻完全不一樣,這個習慣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和孩子要慢慢養成。
? ? ? 其次是經典學習的認識。什么是經典?經典就是永垂不朽的高文典冊,是有德者留下來的智慧。經典教育就是用古人的智慧喚醒我們的智慧。兩千多年中國讀書人共同認定的最高層的經典就是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通過學習明白了經典教育的時機即13歲以前,最佳時機六歲以前;最簡潔的方法即誦讀;最高明的教材即經典。經典教育不僅可陶冶孩子心性,提高孩子學習能力,也可做一個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 ? ? 幾日學來13歲這個分界線記憶深刻。13歲以前幼稚期,記憶為主;13歲以后,成熟期,理解為主。0-6歲,80%腦洞開發,記憶期多多背誦,所以孩子的經典教育越早越好。初生嬰兒,你給他什么,他吸收什么海綿式吸收。要讀就讀經典中英文、聽經典音樂,看經典名畫,給孩子種下經典的種子,等她慢慢發芽。假如是每日聽“王老先生有塊地,他在田間養小雞”這種句子永遠不會產生意義,經典就不一樣“讀它千遍不厭倦,讀它感覺像春天”。經典是有生命的,是可溫故而知新的。熟讀之后,存放在生命里,成為生命里的一顆種子,一個動力,隨著年齡的成長,慢慢地起作用。
? ? ? ? 三是育子之路的反思。回想孩子的教育正是本末倒置。0-6歲純屬放養,以爺爺奶奶陪伴為主,當時是只管生不管養,不負責任,錯過了最佳教育期;6歲時,知道陪伴的重要性,開始日日隨行,以至于老大上小學后未外出過,但仍不得其法;同時有了大量閱讀的意識,以外國繪本為主;后來知道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主張孩子多實踐,凡有時間都讓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疏不知沒有讀萬卷書如何行萬里路?行路固然重要,但是若有讀書為前提,才更有意義。“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所以孩子的教育以德為本,不可本末倒置,不可急于求成。而德性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讓有德之人感召。
? ? ? ? 成長加油站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在魏老師的引領下,我們和孩子們也在一點點成長。但是僅課堂學習是不夠的,我們若不堅持學習,就會被以利為重的大環境所影響,會迷失自己,所以常給自己充電,常誦讀經典,有老師引領、有經典陪伴,人生方向才會更明朗。
? ? ? ? ? ? ? ? ? ? ? ? ? ? ? 汪可可
? ? ? ? ? ?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