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 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
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
夕陽長送釣船歸。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此詩作于杜牧任黃州刺史期間,因黃州治所臨近漢江。本詩對漢江春景作了極為新穎的描繪,同時也抒發了人生易老的感慨。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這二句用兩組意象描寫了春天漢江的景色。“溶溶漾漾”四字 ,寫出了日光與水光交相輝映同時波浪流動的情態。第二句對江水顏色進行了描寫,由于春深,江水益發碧綠、明凈,其綠的程度似乎可以染衣。比白居易“春來 江水綠如藍”句似乎寫得更有新意。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江水年年綠,人卻歲歲老,后二句是由上述景色引發的感慨。 南去北來,既言人世之忙碌,又言人生之匆促。人們就這樣在南來北往中一年年地老了,正如夕陽一天天要送釣船歸去一般。這里夕陽就成了永恒的時間和“老”的 象征,而釣船的歸去則成了人生最終歸宿的寫照:人就像釣船一樣總是要在夕陽的相送中歸去的。
古往今來仁人志士都有“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之嘆。杜牧這首詩的主旨亦在于此,不過其觸發點卻極具創新意識:詩人從自然景物的美麗、常 新與永恒,喚起對忙碌人生短暫的自覺,這就更具一種悲劇意識和凄愴的感染力,從而引深讀者對人生意義的沉思。而且以景語結尾更有一種意味深長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