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對紅樓夢里主要人物的理解,不拘泥于主流觀點,也不拘泥于書中細節,大膽揣測一下,對錯無所謂。
書中的賈寶玉,即曹雪芹的生活原形。紅樓夢是曹雪芹的回憶錄,我看過一些回憶錄,前后對比,能發現一些規律,例如會濃墨重彩寫個人成就和心得感悟,對于猥瑣的丑事常常一筆帶過,想想也是人之常情,誰都不想給后代留下不恥的名聲。小人度君子之腹,我想曹雪芹對賈寶玉的生活或多或少做過美化,或者把落難后的心境投射到繁華中的賈寶玉內心,呈現出一個內心與眾不同的富家公子形象。
理解賈寶玉,繞不過兩個因素。
一是賈寶玉的年齡。從小說描述看,賈寶玉當時的年齡在14歲左右,處于青春期,而且很有可能是剛剛進入青春期,對異性開始產生興趣,與襲人初試云雨大概能了解。青春期的男孩,對所有容貌姣好的男男女女都很有好感,賈寶玉也不例外,不僅喜歡大觀園里的姑娘,還喜歡蔣玉涵、秦鯨這些爺們,而且,相比普通老百姓,家庭條件允許賈寶玉為所欲為,喜歡的程度和玩法都會超出想象,難怪被賈父暴打。雖然曹雪芹寫的隱晦,以便給讀者留下他“重情不重色”的印象,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當年的曹雪芹,境界遠沒到達活菩薩(蔣勛語)的程度,相比不斷被抹黑的賈璉、薛蟠等,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二是賈寶玉的強勢地位。過去三十年的獨生子政策,讓我們體會到獨生子的強勢地位,一家人能圍著一個人轉,用來形容賈寶玉也不為過。榮國府,如果賈母算第一代,到第三代,男性繼承人只有三位:王夫人這邊的賈珠、賈寶玉和邢夫人這邊的賈璉,賈珠死的早,賈璉非邢夫人親生,而且不學無術,因此,賈寶玉成為王夫人、直至賈母的男性獨苗,所以受寵備至。在榮國府一把手——賈母的精心溺愛下,賈寶玉極少有參與競爭、獨立成長的機會,整天被圍在年輕貌美的女性中間,直至年老,曹雪芹之口還能說出深受女權主義者擁護、超現代的觀點: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紅樓夢》第二回
在蔣勛的評述中,認為賈寶玉有一顆菩薩心腸,特別對封建社會地位卑微的女性憐香惜玉,我認為過度解讀了。以當時賈寶玉的處境,賈寶玉能掌控的世界,也就是周圍的小女生,稍微踏出半步,都會被賈母、王夫人阻攔。其父賈政看到賈寶玉被如此溺愛,怒其不爭,只能棍棒相加,并沒有改變賈寶玉命運的能力。然而,經過曹雪芹的一番美化,其父被描述成封建儒教泯滅人性的代表形象,而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大徹大悟的現世活佛,被后人追捧。
處于青春期的賈寶玉、被溺愛的賈寶玉、容貌姣好的賈寶玉,逃脫不掉這些局限條件下的典型行為和結局,比如叛逆、逃避、談情說愛、異想天開以及后來生活的落魄。
即使有著并不值得炫耀的青春和殘敗的晚年,但不可否認,曹雪芹經歷繁華破滅后,獲得常人難有的精神感悟,并迸發出驚人的才氣,把一部家族史寫的輾轉蜿蜒、蕩氣回腸。歷經十載,曹雪芹用心血勾畫出的回憶錄,留下諸多美輪美奐的詞句,并刻畫出常人難以抵達的意境,不是佛,甚是佛。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 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 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 到底意難平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