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讀書識字,我國每年的閱讀量也在增加,但是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讀書卻成為一件很難堅持的事情。分享三個養成讀書習慣的好方法,讓你重新找回美好的讀書體驗。
邊問邊讀
①問自己:我想解決什么問題?這本書能給我提供什么?
②薦好書:對于大牛推薦一定要讀的好書,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作者想解決什么問題或者說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
帶著想解決問題的態度選書,養成邊提問邊閱讀的習慣,才能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
簡單復述
當手頭有多本書,或者鑒別一本書需不需要讀時,可以采用的方法;
步驟一:先把每本書從前到后大概瀏覽20分鐘左右,達到能向別人講清書中內容的狀態。
步驟二:結合自己的體會,復述書中的內容。比如自己對這本書的哪些地方感興趣,對哪部分內容印象深刻,它想解決什么問題等。
步驟三:通過簡單復述對照自己的閱讀需求,匹配度最高的就是你應該去讀的。
花式輸出
花式輸出的方法有很多,文字有微信公眾號、簡書、微博、知乎和豆瓣等;語音有喜馬拉雅、荔枝FM等。除了這些線上平臺外,還有好多線下的演講、朗誦和讀書分享社群。
在輸出內容上,除了盡量多說自己想說的話外,多少要引用一些書里的內容。
在輸出形式上,最好多參加讀書會。這有不少好處:
①讀書有動力;大家一起共讀一本書,相互監督和鼓勵,能夠更好的堅持下去。
②書友之間相互推薦的書,水準一定不會太低,所以讀到好書的可能性很高,是拓寬視野的絕佳機會;
③聽別人講書,你一定會發出“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的感慨。當別人的見解照亮你的盲點時,強烈的求知欲和讀書熱情就會被激發。
掌握了這些關于閱讀的小妙招,你也可以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去體驗讀書的美好。
今日晨讀分享書目《深閱讀》,作者:齋藤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