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就可以取得成功。也總是埋怨自己,看你現(xiàn)在這么差勁,就是當初沒有堅持的緣故。
上學那會兒,超級喜歡做計劃,每次都做的非常詳細,精確到每天做什么事情。可是每次計劃都沒執(zhí)行成功,總是剛開了頭就堅持不下去。
有時候特別恨自己,腦海中會蹦出另外一個自己,嚴厲的說,“你看看,你就是一事無成,什么事兒都做不好,口口聲聲說自己喜歡,其實就是三分鐘熱度”。
越是這樣我的逆反心理就越強,前一天的計劃沒完成,今天就要逼著自己完成。本來騰出時間來完成計劃,可是又總是拖延,很難集中精力進入狀態(tài)。
總想著先給自己一點樂趣,然后開始全身心的投入計劃執(zhí)行中,結(jié)果卻花兩小時看了一場電影,或者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好看的電視劇,追劇追到深夜。那些計劃早就被扔在腦后了。
每次這樣之后情緒就很低落,很不開心,緊接著就不想干活,更不用說什么計劃了,根本就是不想碰。情緒低落來至于沒完成計劃的失落,還有負罪感和愧疚。
這些情緒折磨著自己,大腦本能的反應就是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干,譬如看一次無厘頭的綜藝節(jié)目,或者繼續(xù)追劇。本以為這樣可以緩解壓力,實際上情況只會更糟。
上周末本來安排了要做一個PPT,結(jié)果老是拖延,終于騰出了周天下午的時間,準備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結(jié)果吃完中飯,有點困,就睡了一覺,起來三點多,頓時有點不開心,本打算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做的。
剛做了一張,腦袋就有點懵了,發(fā)現(xiàn)事情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甚至我連每個章節(jié)的展現(xiàn)方式都不知道。心想這是一個大工程,可是自己居然睡到三點才起。
結(jié)果心情更不好了,本想抓緊時間做,結(jié)果一看時間已經(jīng)五點了,心里特別不爽,覺得自己浪費了好多時間,本來應該早點開始做的,然后就想逼著自己在兩個小時以內(nèi)做完??墒乔榫w低落,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就想干點其他都沒有事兒,換個大腦,結(jié)果看奧運會的比賽看了一晚上。
看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就是典型的自責型人群。特別喜歡責怪自己,每次都會因為自己沒有堅持而愧疚,埋怨自己,然后開始自卑,也會有一種心理,就是“管你呢,那有怎樣,我就是想看電視”。
看了書之后才發(fā)現(xiàn),當你在情緒低落時,或者是壓力過大時,會傾向屈服于誘惑。比如不開心時,就像看喜歡的電影,綜藝,可是每次看完后都是滿滿的負罪感,想著又浪費了時間,本來要看書的,結(jié)果又荒廢了。
很多次因為堅持不了,第一次放棄了,接下來本來想挽回局面,其實根本控制不住,強烈的負罪感會帶來焦慮,這就是為什么賭徒會債臺高筑的原因。
那么來想想壓力是不是一定會產(chǎn)生動力呢,其實不然,壓力太大時,總是想著用某種途徑來釋放壓力??墒俏覀兤綍r經(jīng)常用的釋放壓力的方法并沒有效,譬如喝酒,去蹦迪,購物,賭博,暴飲暴食,玩游戲等,好像是釋放了,其實平靜下來壓力反而更大。因為那只是短暫的逃避而已,或者是適得其反的結(jié)果。壓力大的時候反而會激發(fā)欲望,會更加渴望得到你之前喜歡的事物。
那么如何去對待堅持不下去的情況?
首先寬慰自己,原諒自己的不如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習慣了逼自己,也有很多勵志的帖子說要逼自己。所以一旦有放棄的念頭,或者沒有按照計劃執(zhí)行,那就是觸犯了天規(guī),不可饒恕。心情焦慮,也不能再集中精力完成任務,心里面已經(jīng)有排斥了,就是再想堅持,逆反情緒也會越大,慢慢的就進入惡性循環(huán)。
計劃失敗后嚴厲的責怪自己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下一次會做的更好嗎,其實沒有,下一次反而更難做到。自責和愧疚帶來的是壓力,下一次是只要自己做不好就不會成功的壓力。
原則上越嚴格越能知道重要性,結(jié)果剛好相反,越是嚴格反而會耗盡“我要做”的力量,還耗盡了“我想要”的力量。最后就是自己再也不愿意去碰那件事,也覺得自己就是意志力薄弱,堅持不下來。
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寬慰自己,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會犯錯,自己也是人,堅持不下去是常態(tài)。慢慢的心情就會放松了,等再去做計劃的時候,反而會更用心一點。如果還困在死循環(huán)里的,不如試試這種方法。
但是這里說的放松并不是徹底的放棄目標和計劃,而是有緩沖的推進計劃。
我們通常在制定計劃時,為達到目標,有時候計劃本身就超出自己可以適應的范圍。可能堅持兩天可以,可是要持續(xù)就難了,一開始時候先從簡單的開始,告訴自己不難,然后再加碼,如果沒有堅持住,沒關系再來。這樣循環(huán)往復才是一個通道,堅持才會慢慢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