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最尷尬的年齡也要忠于自己

?不經意間但仿佛又是過了好久好久般,自己就走到了最尷尬的年齡了,被歲月毫不留情地貼上“剩女”的標簽。也許是共鳴腔的需求,看到跟“剩女”有關的話題、新聞、電影等都會去偷偷地、安靜地關注下。

?舒淇在還沒宣布和馮德倫結婚前,被稱為臺灣四大黃金剩女(做明星好啊,即使稱為剩女,也是鑲金的),她演過一部影片叫《剩者為王》。里頭她父親背著她和白醫生有一段讓我聽了驚心動魄的話:……她不應該為父母結婚,她不應該到外面聽到什么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有一天帶著男方,出現在我面前,指著他跟我說:‘爸,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我會和她站在一起,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里,只能幸福,別的不行。

?這是一位多么懂得愛女兒的父親,而且愛得如此正確,如此完美。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有些愛太不對口,世上多少父母對兒女的婚事飽含控制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僅僅是一種封建思想,更是一種生態慣性使然,不管出于何種目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兒女在最恰當的年齡成婚,而我身邊,就有很多女孩子在年齡的壓迫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面前俯首帖耳,最后修成正果。這種現象很正常,特別是在小城市。

?可是愛呢?我很難理解,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人,怎么才能夠在短時間把自己完全的交給對方?這不是先結婚再戀愛,還是先戀愛再結婚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你的年齡已經逼迫著你不能再挑三揀四了,不能再固執等待了,但兩個人的接觸交流絕不能只是一種條件的互換而已,結婚雖然需要理智和物質,但兩人的相處絕對是從感覺開始的,所以你要怎樣才能戀上一個人,這是感覺,不是他有多富裕,有多帥氣,條件有多好之類的……

?我生活在一個小城鎮,當初大學畢業回來工作的目的很單純:父母在,不遠游。也可能是內心追求安穩,所以踏進了教師行業,工資雖然不高,但相對穩定,俗稱鐵飯碗,也是遂了父母的心愿吧!但現在走到了最尷尬的年齡,每天都要聽到來自不同環境里的逼破的聲音,即使連個對象都還沒有。

?一開始我對這些逼問是不屑的,可是慢慢的慢慢的,我開始疲于在親人朋友同事面前用言語應酬,甚至對結婚這倆字開始感覺惡心,內心暴躁。一個前輩曾經語重心長地告知:姑娘,該從象牙塔里走出來了,特別是在這種小城市,即使你各方面都很優秀,但你到了年齡卻未結婚,你就是“有罪”的人。

?我也深刻感受到這句話的重量,但內心卻是萬般無奈,因為我將就不來,也刻意不來,我的生活單純地很,工作之余除了和閨蜜聚聚,就是回家陪父母,我是典型的喜歡獨處而不喜熱鬧的人,特別是在小城里,轉個圈圈都是七大姑八大姨,早晚都是嘰嘰喳喳的聲音,太鬧騰。我更不喜歡和一群似熟悉又不熟悉的人聚個卡拉OK唱唱歌,打個牌,吃喝玩樂……那樣的場景對我這樣喜靜的人來講有點小尷尬,而且我又是極度慢熟型的人。

?人家又開始嘲笑了,你又不是金鳳凰,躲在窩子里不出去尋尋覓覓,怎么能遇見有心人。按這樣說來,這年頭感情都是刻意來的,要是如此,我想活該我碰不到了。一個同我一樣單身的閨蜜笑說:在小城里要能做一只金鳳凰,是要靠三者取勝的:一是顏值,二是工作,三是家財父母……

?生活在小城里,我們的人生都還太淺薄,但歲月卻把我們推到了最尷尬的年齡,每天翻翻微信微博,看看頭條新聞,閱覽著別人豐富多彩的故事,平淡地走著屬于自己的羊腸小徑,對愛情仍有向往,雖然偶爾午夜驚醒會意識到自身已被時間悄悄肅殺,但是即使在最尷尬的年齡,我覺得還是應該要忠于自己,任何隱忍的茍活不是苦了自己,就是害了別人。

?所以走到最尷尬年齡之處的我們要對自己說:社會何其冷淡,我們要學會自我溫暖,生命的弧線很長,我們只是走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分叉口,有緣能碰到一個非他不嫁之人,那就牽著他的手幸福向前走。如果時間未等你,他也還沒來到,不用刻意等候,將右手護于心口,你生命的弧線里從來就沒有非誰不可,請你在風口浪尖處頂住自己,勇敢地向生活更深處走去,人生無處不風景,你的存在即是理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搜集:國內–微微、二狗;韓國–荷艾西;海外-Paolo;日本–小埋 國內 我們目前的確還在繼續優化預選位系統。我們...
    PentaQ刺猬電競社閱讀 289評論 0 0
  • 1、早晨醒來感覺到一絲涼意,秋天的感覺越來越濃烈,穿好衣服在想給兒子做什么早餐,看到有南瓜,做個南瓜餅吧,感恩圓圓...
    兜是愛閱讀 181評論 0 0
  • 非常感謝你對空杯視頻的支持,我是空杯楊,今天為你介紹的是《隨機漫步的傻瓜》,這本書的作者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空杯楊閱讀 15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