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The Thorn Birds 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的成名作。
這本花了三個周看完的五十多萬字的小說,讓人百感交集。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蠻荒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b>
這是一曲響在德羅海達大地上的驪歌。
這是一曲女性追求愛與幸福的悲歌。
NO.1? 菲是一只孤獨的荊棘鳥,帕吉漢是她的刺
克利里家族的第一代女性菲奧娜,生命里有兩個重要的男人——帕吉漢和帕迪。一個有愛情卻無婚姻,一個無愛情有婚姻,她愛的是那個得不到的人。
帕吉漢這個人物在小說里沒留下多少痕跡,他存在于其他人物的對話中,卻是對菲一生影響極大地人。弗蘭克是菲與他的兒子。
弗蘭克是菲的依賴,也是她無法啟齒的傷,她偏愛著他。弗蘭克有著與克利里其他孩子不同的憂郁,愛憐,與爆發力。他的出走是梅吉第一道傷,是梅吉與拉爾夫更加親近的催化劑。一直覺得,弗蘭克這個年輕人,是這一系列故事里頂悲劇的一個人。年少時被禁錮在家里,長大后知道了父親非親生的,鬧了一通,跟拳擊隊走了,多年后傳來他入獄的消息。
而帕迪似乎是緩和她傷口的藥。他毫無怨言地愛著不愛自己的菲,在她的面前感到自卑。她對他冷若冰霜,他卻包容著她的冷漠和偏心。菲帶著深深的感激和歉疚與他在一起,他給她安穩的家庭,而她直到他死后才明白,他在她的生命中占著如此之重的位置,“我愛他,可是我卻再也沒有機會對他說了,我太不幸了……?!?/b>
菲的一生,先是失去了幼子,后失丈夫與其中一兒子(斯圖),后失去外孫。她的一生,悲唱不止。
NO.2? 10歲那年,她就確定拉爾夫神父是她的棘刺
小說是從梅吉四歲那年開始,貫穿始終的是她與拉爾夫的情感糾葛。她是熱情的鳥兒,而他則無疑是她那根最長最尖的荊棘刺。
在新西蘭,弗蘭克和菲是她的依賴,到了德羅海達后,拉爾夫成了她的依賴。他是她一生的得到與失去。
拉爾夫是溫柔的,風度翩翩的,瀟灑英俊的男子,可他獻身于宗教。他是矛盾的結合體,是靠近上帝的人,有著禁欲的美與神秘。連老蜘蛛——姑媽瑪麗卡森都仰慕著他,一心想得到他,看穿了他對梅吉的不被祝福的愛。拉爾夫愛她愛到骨子里,她的所有不堪和困難,他都在場,他帶給她精神上無法替代的安慰。他說:只要我活著,我會竭盡全力幫助你,守衛著你。
愛情與教會,二者不可兼得。拉爾夫在二者之間,搖擺不定,他坦言愛梅吉勝過愛教會,可是他的野心告訴他,他只能放棄她。他的“目的不是一個男人,永遠不是一個男人,而是某種偉大得多的東西,某種超乎僅僅成為一個男人命運的東西?!?/b>他們相愛,是對抗上帝的第一步;在麥特勞克島的一夜歡愉,是他們違背上帝的第二步,也是他們心底永遠美好的回憶,那一夜給了梅吉往后多少年活著的勇氣。
戴恩是梅吉與拉爾夫一夜歡好的結果,也是梅吉戰勝上帝的果實,卻也是拉爾夫背叛教會的罪證。溫和的戴恩,旁人一眼就看出他與拉爾夫的關系,梅吉一直苦苦隱瞞著,然而戴恩卻立志獻身教會。于是,梅吉把他送到羅馬拉爾夫的身邊:從他那里偷偷得來的,又送回他身邊去。父子二人相伴多年卻始終不知。戴恩在希臘為救溺水者而身亡,梅吉方向拉爾夫吐露真相,拉爾夫主教在痛苦與悔恨中,死在梅吉的懷里。
盧克是一個渣到不能再渣的渣男。他與梅吉結婚,只為得到她的錢。愛情于他,不過是為了得到女人的錢財,他是實打實的守財奴。“他關心的既不是土地的擁有權,也不是它的繼承權,而是巴望在他的存折上,在他的名下,累積起一行行整齊的數目?!?/b>盧克不關心梅吉,甚至不關心女兒朱絲婷,不舍得為她們花一分錢,把她們扔在一旁不關心??茨且徽拢梁薜萌搜腊W癢。所幸,梅吉最終下定決心離開了他。
梅吉的棘刺大概是三代女性中最長的,她的傷大概也是最疼的??墒牵f:“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對此有片刻的追悔?!?/b>她這只鳥兒的歌聲該是最隱忍,最悲壯的。
NO.3 扎身荊棘,在絕望中重生
朱絲婷是克利里家第三代女性,是梅吉同盧克的女兒,在德羅海達長大,是一只獨特的荊棘鳥。
她從小就有一種孤僻與冷傲的氣質,對弟弟戴恩有著極強的占有欲。她對婚姻是蔑視的,“根本不可能!哭天抹淚,像叫花子似地度過我的一生嗎?向某個連我一半都不如,卻自以為是的男人低眉俯首嗎?”她不想對任何一個男人低頭,不想像祖母與母親一樣一生為男人傷情。
長大后,梅吉問她要做什么的時候,她說她要當演員。她是叛逆的克利里后代,熱情奔放的,無所畏懼的,一個人在歐洲的舞臺上開拓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戴恩的死,讓她陷入了自責與悔恨當中,她一直覺得,如果當初她跟戴恩一起去意大利,他就不會死。于是,她自我放逐了三年,在舞臺上盡情演繹著古希臘神話里那些美麗多情的女子。
她本是帶著一顆真心追尋屬于她的那棵荊棘樹,卻遺失在戴恩的死中,戴恩成了她最后的絕唱。絕唱之后,她勢必要重生。
她終于走出來了。倫敦的國立植物園那么生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黃水仙,給她帶來了希望和愛。雷恩守護了她那么久,她終于敞開心扉,成了他的女主人。這個令人心疼的女子,終有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她的絕唱之后,那個冷傲、渾身棱角的朱絲婷成了一個學會愛、回歸本真的女子。
“鳥兒胸前帶著荊棘,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荊棘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b>小說結尾如是說。
鳥兒把身子扎進荊棘刺上,用生命譜唱出最絕美的歌聲。似乎在告訴我們,所有的美好的東西的獲得,譬如愛、譬如幸福,都是要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的。命運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要沖破磨難,獲得愛與一切美好的東西,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2017/09/06于湛江? 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