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的春天,我在魔都等你

Paste_Image.png

Page 1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謝各位能在工作日的夜晚抽出時間來聽這次試講。我是S207 Bay,今年上海小組的組長。關注過戰略研討會的小伙伴可能知道,我是去年年初的時候才轉崗來上海工作的,也就是說2017年是我在上海度過的第二個春天。人稱滬上第二春哈。但是本身呢我是浙江人,所以對江南地區的踏春形式還是比較熟悉的,然后我個人呢也比較喜歡出去玩,所以在接下來的試講中,我將首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江南地區常見的踏春形式,然后我會選擇我過去一年在上海出游的經歷和大家分享,最后呢,做為一個上海次新人,有很多地方還不曾走過,希望今年的線下能和你相遇,一起玩耍。

Page 2
踏春的習俗,據說在先秦時期便有,在元宵收燈之后,持續到三春之末,也就是農歷三月底。因為江南地區是季節變化相對明顯的,所以踏春的形式也比較多樣。(念PPT)有爬山啦、放風箏啦
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譬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里的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登高】清明時節,掃墓之余,一家老少在山鄉田野之間游樂一番,舒適心情領略勃勃生機。
【放風箏】古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會將一些災病寫或畫于風箏上,等風箏放高時,就間斷風箏線,讓它隨風而逝。
【青團】據說是寒食節留下的習俗,是用青艾的汁與糯米粉一起調和,包入豆沙餡之類的,蒸成這樣的綠色團子哈。這個我們家過年的時候還經常會吃,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Page 3
那這些風俗呢可能大同小異,但我們每一個人的感知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近兩年在江南地區經歷過的踏春。
本身呢我是個屬猴的哈,一個月不出去玩就身癢癢。趁著這次三講的機會,我也梳理了一下這兩年的周邊游經歷,發現還蠻多的。大家可以簡單看一下。介于主題和時間的原因,這次我只會介紹在上海的春天哈,也就是滴水湖(仲春)、復興島(季春)和佘山(孟春)。

Page 4
首先是滴水湖,它位于上海的東南角啊,非常偏,屬于南匯鎮,那邊有個公園叫南匯嘴觀海公園(東南之端點,像一個嘴巴)。大家可以近距離看,它的形狀呢還就是標準的一個圓形,水滴下來都沒有這么規整哈。為什么呢?因為它是人造的啊,2002年開工挖土,造了一年多,花了5個億。商務、旅游、水上運動,游艇體驗項目 中心。
大家可以看一下規劃圖,陽光明媚的情況下的確是非常美的啊。但不幸的是我去的時候是初春,天氣還沒回暖,那天呢又下了些小雨。所以實景是這樣的,天蒼蒼水茫茫,風很大。因為是人工的,周邊比較空曠,有一塊草地上有很多小朋友在放風箏。
適合跑步、騎行。

Page 5
接下來介紹的這個復興島公園呢,其實不適合跑步啊,但我卻是跑步去的。因為它在我住的地方和公司之間,每天聽聞報站卻未曾登陸。然后在去年五一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決定去探探究竟。也就有了這個亂出的路線圖哈。
黃浦江上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
上海浚浦局1926年時吹泥填灘成島
民國26年八一三事變以后,日本侵略軍將全島劃為禁區,改名定海島,并將體育會花園改建成日本式的庭園,在園中廣栽常綠樹和球形灌木,遍植櫻花。民國34年日軍投降,該島改名復興島。解放后還給了上海市港務局。
島上的公園比較簡單精致,植物郁郁蔥蔥,安寧靜謐。
不好的一點是,島上基本上都是軍事和工業用地,空氣質量感覺不太好。

Page 6
那最近的一次呢,就是上個月,和小伙伴約想去爬個山啊,可是偌大的魔都竟然無山可爬,只能假借佘山之名,爬個小坡。我爬的這個西佘山實際海拔只有97米啊,和那些三山五岳相比真心不夠看
山上遠東第一大教堂(第一次知道教堂也分等級)與中國一流的天文臺,秀道者塔,但其實蠻小的,花了30分鐘上山下山。
但是朋友出行嘛,不在美景而在嬉戲間啊,我們有說有笑吃吃零食,還是過得非常開心。
周邊還是有一些玩的,譬如歡樂谷,辰山植物園,泰晤士小鎮,適合自駕游出行。

Page 7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包括我自己啊平時在一線城市的高壓生活下,忙忙碌碌疲于奔命其實是沒有閑情雅致去感受自然的,聽一朵花開的聲音的。跟大自然學持續。

Page 8
那聽Bay介紹完了這些踏春,你有沒有一點點心動呢,不如在這個陽春三月我們線下聚首春游,吃喝勾搭唄~
那在問卷調查的時候,上海植物園的票數最多噢,那我們就選擇這個作為活動地點啦,也在植物園應用一下Irist的識花小術,
行程暫定如下,因為是游園,所以人數有限,預報速從噢
具體的路線我們可以再討論...此處放一個報名二維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