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輝
近日,有市民發現正在改造升級的湖北武漢吉慶街勝利菜場貼出一份《入駐須知》,其中明確寫有一條“女售貨員年齡不超過45歲,男售貨員不超過50歲”的內容。
本以為45+的年紀,只是白領們干不下去了,沒想到連賣菜的資格也被剝奪了。盡管市場監管部門責令企業立即改正,但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不會立刻消失。女性從招聘到入職、從漲薪晉升到退休,處處都受歧視,職場女性鄙視鏈分5層,你在哪一環?
鄙視鏈第一層:年齡
以前上學時候,老師說: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要去菜場賣菜。萬萬沒想到,“中年危機”都內卷到菜市場了,女性45歲以后連菜都不能賣了。
35歲面臨失業,45歲不能賣菜,退休年齡不斷延遲,做女人真難,步入職場,人生剛剛有起色,就已經結束。
其實,早在35歲就有了年齡歧視。
35歲,是個分水嶺,現在很多企業招聘要求都是35歲以下的員工,甚至有企業降到30歲。因為年紀越大,你的性價比越比不過年輕人了。
而在職場,對女性的年齡要求比男性更苛刻。在很多老板心中,年輕是最大的優勢,尤其是男性,他們身體好、加班熬夜、出差都沒問題,學習能力強、執行力強,做事不講條件不墨跡不偷懶,沒那么多家庭負擔,最重要的還是工資低。
其次,退休年齡也對女性有歧視。很多企業的退休年齡是女性55歲,男性60歲。
要知道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男性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2.38歲,女性為77.37歲,女性比男性平均壽命多了近5年,那就更應該延長女性退休年齡啊,,憑什么女性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
職場鄙視鏈最底層,就是對女性的年齡歧視。
鄙視鏈第二層:已婚未育
在招聘的時候,針對女性,面試官常常會特別問及婚戀狀況:
“結婚了么?打算什么時候結婚?”
“有孩子嗎?準備什么時候生?”
“有二胎計劃嗎?”
未婚未育的女性,會被企業判定為有一定風險,而已婚未育的則是高危人群。
企業擔心女性懷孕的風險,如果招進來就懷孕,生產完之后還有哺乳假,休假帶來的崗位缺口需要填補,這些都會帶來新的成本。
所以很多企業為規避風險,干脆能招男生,絕不招女生。如果遇到特別優秀的女性求職者,面試官甚至會要求她做出“近期不生孩子”的保證。
表妹28歲時換了份工作,去了一家行業內還算知名的企業,入職當天就被要求簽署一份協議,內容是入職后2年內不得生育,否則公司將無條件解約并且不做賠償。
職場對女性就是這么殘酷,很多企業的潛規則是,凡是適齡已婚未育女青年,升職免談,招聘沒戲。
鄙視鏈第三層:未婚未育
朋友小文和男友感情穩定,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竟然遭到小文所在公司的“緊急叫停”。
小文畢業后就到了這家公司,工作兢兢業業,受到領導好評,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而且領導暗示很有可能年底她將晉升。可得知小文要結婚的消息后,領導明確對她說,“若近一年內結婚,公司將不再考慮她的升職事宜。”
小文向我訴苦:自己27歲了,不敢領結婚證。
未婚未育,對女性招聘的影響遠比晉升影響大。
網上有位讀者留言,看了特別讓人心寒:
27歲,我準備跳槽去一家央企。初試和復試都聊得很好,部門負責人也當場給了我錄用的口頭承諾。但在我等正式offer的那個周末,面試官卻告訴我這個崗位臨時關閉不招聘了。我覺得很蹊蹺,就找熟人打探了一下情況,原來是他們走錄用流程的時候,副總看到我單身未婚,說了一句:“27歲了都還沒結婚生孩子,這個不行”,于是就駁回了。
未婚未育的女性,對企業來說就像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一點都不穩定,一方面容易跳槽;另一方面,萬一懷孕生子,又會給企業帶來太多的麻煩。
所以很多企業處理這類麻煩的最簡單方式,就是不招這樣的女生。
鄙視鏈第四層:已婚一孩
我有一位前同事,正當她在職場里干得如魚得水的時候,有了孩子,由于家里老人的身體都不好,雇保姆一是不放心,二是成本太高,最后不得不放棄工作回家帶孩子。現在孩子3歲上幼兒園了,她想重返職場,卻發現已經回不去了,她這個“前浪”的職位早被“后浪”取代了。
丹麥曾做過一項長達33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表明,女性生完第一個孩子以后,收入會驟減,并且很難再恢復到之前的收入水平。而孩子爸爸的收入卻不會受到孩子出生的影響。這種情況被稱為“母親代價”。
想想也可以理解,女性從懷孕的那一天起,9個月的妊娠期,3個多月的產假,6個月的緊張生活,2年瞬間即逝。職場黃金年代,就這樣浪費了2年。
2年之后,你也別想輕裝上陣、大展宏圖。被家庭和孩子拖住后腿,想在職場有所突破,晉升到更高職位,就更難了。
別以為已婚已育就有優勢了,現在二胎政策放開,公司招聘還會擔心你會不會生二胎。
鄙視鏈第五層:已婚二孩
同事的姐姐本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有能力有魄力,因為生二胎辭去工作,孩子1歲多時,重返職場,突然發現,已經沒有適合自己的平臺和職位了。原公司已經找了一個比她更便宜、職級低很多的人替代她了。
后來她找了很多工作,面試了不少企業,這些企業對她的業務能力很滿意,但最后都拒了她,只因為擔心她有兩個孩子要照顧,精力不夠,工作不能全力以赴。
職場對女性太不友好了。招聘被問婚育隱私;備孕要先“拿號”排隊;生娃被調離原崗位……
那么,職場女性,如何自救?
尼采曾經說過:能力可以使人避免痛苦。要想使自己不被“歧視”,你首先要讓自己變得價值,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怕找不到工作,只有那些不思進取、沒有能力的人才抱怨找不到工作。
其次,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婚育計劃,并將兩者結合到一起。盡量在一家工作時間比較長的公司內完成懷孕生子、休產假等人生大事。
最后,作為女性要自強自立,打破職場對女性的偏見。
總有女員工因為懷孕生子、照顧孩子等家務事,影響工作,我弱我有理,殊不知連累多少女同胞被列入企業招聘的黑名單。
要想扭轉社會對職場女性的這些壞印象,你就要努力工作,處處做事靠譜。
愿每一位職場女性都被溫柔以待,也愿你強大到無需有人幫,卻又幸運到處處有人助。
作者簡介:霍輝,理工女,改善專家,寫作教練,高級工程師,名字倒著是輝霍。簡書:輝霍,如需轉載,請聯系本人,聯系方式見簡書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