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4個小孩,小舅、大哥、二哥還有我,年齡排序是大哥、小舅、二哥、我。在那個養兒防老的年代,即使當時作為獨生子女的我的母親已經生下了我的大哥,外公外婆還是又生了一個男孩,不幸的是在小舅5歲的時候,外公外婆相繼去世,5歲的小舅就被我的母親接回了家。
我的母親一直想要一個女兒,想要把她關于小女的粉紅色的夢想轉移到他的女兒身上。據說二哥出生的時候,我的母親十分失望,于是只有3個月大的我被帶回了家。
家里面孩子太多,父母必須要做很多工作來養育我們。小的時候,爸爸在西藏部隊里,媽媽帶著我們一幫小孩住在四川的一個小鎮上。媽媽是鎮上紡織廠的會計,晚上還要接點翻譯的工作來賺點外快。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我們兄妹在一起的時間多過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
我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大哥比我大10歲,在他上高中之前,無論他去哪里都必須要帶上我,高中以后,這個接力棒就交給了小舅,和我差不多大的二哥經常和我打架,每次打完架以后,我都會一邊哭一邊看他被大哥或者小舅揍的鬼哭狼嚎。
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太好,但母親總是能想方設法的扯點花布給我做一條漂亮的小裙子、弄一條扎頭發的蝴蝶結,在我們那個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的小村莊,我是唯一一個被養的白白凈凈、穿戴整齊像洋娃娃的小女孩,總有一些好事的婆婆嬸嬸勸我母親,女兒終歸是要嫁出去的況且還是抱養的女兒,差不多就得了。母親說女孩子就是要好好養著,將來長大了才會成為溫柔賢良的姑娘。
母親還教育我的哥哥們,我是家里面唯一的女孩子而且又是最小的,他們都要好好愛護我,偶爾二哥會和我吵架,但只要我被別的小孩欺負了,他都會把他們揍的滿地找牙。因為母親的教育,我的哥哥們長大以后,對于女性都特別溫柔。
母親在我們的教育上從不吝嗇,只要對我們學習有幫助的事情,無論多困難她都會想辦法做到,她說我們要成為有文化和涵養的人,不能只有知識沒有文化。還要做一個貼近生活的人。只要有空閑的時間,母親就會帶我們出去玩,還會帶我們去菜市場,教我們做家務,我們家永遠都是干凈整潔的樣子,連地板都干凈的發亮。
12歲那年,父親從部隊專業到地方上班,我們一家終于得以團聚。那個夏天我們舉家遷居到父親的單位附近,母親也辭掉了原來的會計工作,在一家報社上班。大哥和小舅都考到了外地的大學。家里就二哥和我兩個小孩。
父親對我們要求特別嚴,每天早上6點我們必須起床跑步,他儼然將部隊的一套作息搬到家里了,但我和二哥卻不敢反抗。他要求我們每天都要讀書看報,每天晚餐的時候,就是我們的討論會,父親從來不會批駁我們的觀點,他會說,你再想想這事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或者你換個角度想想會不會不一樣。受父親的感染,我們在對待不意見的時候都特別包容。
父親有兩個愛好,書法和喝茶。父親說字如其人要求我們也必須要好好練字,他說練字的時候特別能使人平和,可以修身養性。父親基本是離不開茶的,我們家有三套茶具,沒事的父親總是喜歡教我們茶藝,他說,茶道原本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最后卻被日本人發揚光大了。總覺得有無限惋惜。
高中的時候,我的親生父母找到我,說想要認回我,一開始我是很反對的,父親很正式的找我談話,他說他能理解我,但是畢竟血濃于水,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試著接受他們。
后來,每一年的春節,父母親都會帶著我去給我的親生父母拜年,并且在他們家住上幾天,母親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是不愛自己子女的,只是大環境下和他們的思想局限會造成成很多無奈。
我們家有4個小孩,每一個小孩都成長的溫文儒雅,這和我父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雖然我們家不是什么書香門第,但每一個人身上都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和文人特有的善良和寬容。
當我有了小孩,我一定用我父母的教育方式來教育我的孩子。
我要他成為一個善良,感恩的人。我要他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涵養的人。